-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粤教版八上第一单元第2课明辨是非(共20张PPT)
“感动中国”人物丛飞遗孀邢丹行车时被飞石击中殒命。三名青少年穿过高速公路的护栏,在路边寻找投掷的目标。在击中邢丹之前,三人已经连续打中3部车。每打中一部车,三人就躲到路沟嬉笑。后来林某健扔出的混凝土块打中邢丹的车辆,混凝土块击穿玻璃,打中邢丹的左脸侧,邢丹因颅脑损伤失血过多死亡。 透视社会 情境一: 成都市轻纺城门口一对携巨款的夫妇遭到两名歹徒飞车抢劫,在与歹徒争抢中,装有巨款的塑料口袋被撕破,数千张百元大钞满天飞。 情境二: 一辆货车行至武汉硚口双墩时失火,车主组织几名民工,爬上车灭火,无奈火势越烧越猛。消防车闻讯赶至,边用水龙朝火焰猛灌,边将已着火的东西掀下卡车,以免引燃更多货品。与此同时,数十名围观者一哄而上,狂捡值钱的东西据为己有。车主等上前阻拦,但因人少势单,控制不住局势。警方赶至后,才将哄抢的人群驱散。 对长辈的言行我们需要分清是非,问个究竟,不能无原则地一概服从,他们错了我们也要帮助纠正。 湖南女孩曾依因崇拜孙燕姿,憧憬参加“超级女声”,于是疯狂地减肥,体重从44公斤减到了25公斤,并患上神经性厌食症,最终在北京世纪坛医院因脏器功能衰竭,经抢救无效死亡。 课堂小结 练一练 做人的良知就是 A.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B.懂事 C.合理 D.是非善恶观 遇到下列情况,正确的做法是 A.有人向你推销来历不明的自行车——便宜,买 B.购买了假冒伪劣商品——自认倒霉,算了 C.发现有人私藏弹药、管制刀具——报告公安机关 D.拾到钱包,没人看见——运气,纳入怀中 * * 1.2 明辨是非 商铺老板的冯小明听见喊声,立即冲了出来,飞快地奔到歹徒跟前,一脚把歹徒踢翻在地,没有犹豫和退缩;轻纺城的7名保安,跟着歹徒紧追不舍,不惧歹徒挥舞着的刀,最终将其制服;最后的一幕更是感人至深:周围的商家和过路的群众都自动围过来帮助捡拾,27万巨款分文不少地回到受害人手中。 请你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去比较这两则材料中的市民。 1、对社会影响要作判断和选择 (1)在头脑中过滤筛选,运用良知的标尺加以判别 (2)吸收有益的营养,剔除无益的糟粕,拒绝有害的毒素 2、正确对待长辈亲朋的影响: 现代传媒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期—— 20年代—— 30年代—— 60年代—— 报纸 广播 电视 互联网 传媒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 传媒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 传媒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 成都警方破获一起杀人案。案犯吴某供述,他18岁时第一次杀人,方法就是从香港警匪片《警花出更》里照搬的。之后,在观看了电视剧《中国第一刑侦答案》后,总结了剧中杀人犯白宝山“失手”经验,不断提高作案水平,几年时间连杀数人,现场都没留下痕迹。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公共传媒所传达的信息呢? 公共传媒是社会的镜子,要去粗取精,才能利用。 在浩瀚的信息森林中漫步,学会选择是最重要的。 我们青少年该不该追逐潮流? “社会流行”是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定时期社会的经济、文化、心理的综合反映。它的发生,常常有商业运作的背景,也少不了从众心理的推动。 独立思考,理性行动 铸造心中良知的标尺 懂道德,学法律 树立美好理想 选择好榜样 学会理性分析 正确对待社会影响 正确对待长辈亲朋的影响 正确对待公共传播媒体的信息 正确对待社会流行 对社会影响要做判断和选择 分清是非,问个究竟 慎选公众传媒,学会选择 独立思考,理性行动 吸收有益,剔除糟粕,拒绝毒素 做人的基本品质是 A.自尊自信 B.明善恶,辨是非 C.自我负责 D.塑造自我 甲乙两同学有矛盾,而丙却参与其中,帮甲打架,替朋友“出气”。丙的做法 A.没有做到明辨是非 B.在帮助同学,讲义气 C.是自愿行为 D.是在主持正义 心中良知的标尺不变形,需要我们 A.以漂亮的外表博得他人的欢心 B.以美好道德陶冶我们的心灵 C.不必遵守法律规范 D.说些花言巧语来骗得他人的信任 请你分析这两种观点。 凡是流行的都不是好东西,我都拒绝。 凡是流行的都是好东西,我都喜欢。 (3)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运用良知的标尺独立思考,理性行动。学会选择,吸收有益的,拒绝有害的,而不能人云亦云。 (1)这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 (2)社会流行是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的综合反映。它的发生,常有商业运作的背景,也少不了从众心理的推动。面对社会流行,盲目跟风或完全拒绝都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