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际农业生产力成长差异及其结构性因素.PDF

中国省际农业生产力成长差异及其结构性因素.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省际农业生产力成长差异及其结构性因素.PDF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 1期 ·127- 中国省际农业生产力成长差异 及其结构性因素 白雪洁 赵 婧 摘要:近几年,由于政策推动等多方面因素作用,中国农业连续五年实现粮食大幅增产,结构性调 整也正逐步推进。但多年来,要素投入而非技术进步是支撑中国农业增长的根本要素这一状况并未得 以根本改变。通过测度省际间农业生产力成长水平可见,技术退步是造成近年来中国农业生产力趋于 下降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定量考察影响农业生产力变动的结构性因素时发现,部分 旨在提升农业生 产力水平的政策。从实际效果来看并未能够达成政策的初衷,有必要做出适当修正。 关键词:农业生产力;技术进步;结构性因素 一 、 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生产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特别是2004年以来,中央政府把加强农业特 别是粮食生产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 “三农”的政策,其中之一是促进 农业生产和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近五年,中国粮食生产连续实现增 产,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能力总体呈增长之势,这是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一方面表现。但总体而 言,中国农业生产还存在科技和资金投人不足、农村劳动力资源总体过剩且配置不合理、农村人力 资本水平未得到有效提高、各种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水平有待提升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中 国农业生产面临的土地、水等 自然资源的限制越来越严苛,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所处的不利分工 地位也越来越明显。这些无不有力地说明依靠技术进步,提高中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优化资源 配置能力 已是刻不容缓。 国内外有关农业生产力研究的文献很多,尤以适合多投入、多产出分析的非参数方法居多。 Yir—HueihLnh,Ching—ChengChang,Fung—MeyHuangG)和 ‰ J.CoeUi,D.S.PrasadaRao 使用 Malmquist生产力指数方法分别研究了东亚8个国家和世界93个国家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Jin, 收稿 日期 :2009-09—11 基金项 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 目(0~AJV009) 作者简介:白雪洁,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天津300071)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理论与政 策、生产力与效率研究;赵婧,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产力与效率 研究。 ①Yir—HueihIah,Ching-Cheng0Iang,Fung—bieyHuang,“Efficiencyc andPr~uctivityGrowthinAgriculture: Ⅻ叩arativeAnalysis forSelectedEastAsianEconomies”,Jouraa/of,~ianEconomics,19,2OO8. ~TimJ.Goelli,O.S.Pra~..leRao,“TotalFactorProductivityGrowthinAgriculture:AMalmquistIndexAn山sisof93Countries,1980— 2OOO”,dgr 幽lmfEctmom~ ,2O05. · 128 · 自雪洁 赵 婧:中国省际农业生产力成长差异及其结构性因素 Jim,S.,Huang,J.,Hu,R.andRozelle,S.①等也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研究。国内运用 非参数方法研究农业生产率的文献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各省为对象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 影响因素分析,如,石慧、孟令杰②等通过样本分析发现 1985—2005年间,省份之间的农业全要素 生产率没有缩小的趋势,不存在新增长理论的收敛机制;另一类是针对某些区域或某种农业生产 方式的生产率变动进行分析。 综观现有对中国农业生产率研究的文献,大多以广义的农业为对象,但事实上,农、林、牧、副、 渔业之间在投入要素、生产技术与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种植业是中国农业的主体部分, 也是 “三农”政策的主要实施载体,因此,本文仅以狭义农业即种植业为研究对象。 二、中国省际农业生产力成长差异的主要表现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

文档评论(0)

sunyangbi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