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当代青少年的人格塑造.PDFVIP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当代青少年的人格塑造.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当代青少年的人格塑造.PDF

维普资讯 :㈨ i年 、月 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M ay.2001 第 3l卷 第 2期 JournatofNorthwestUniversity(SocialScience) Vo【.31 No.2 【中国思想 史】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当代青少年的人格塑造 王永智 (西北大学 德育教研室 .陕西 西安 710069) 摘 要 :如何培育当代青少年 的人格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中有关人格培育的精华可 资措鉴 在人格培育 中,应该坚持 /卜性人格 的培育同社套责任意 的培育相统一 ;坚持徼 人尊严感的培育与追求真理、做有 民族 气节之人 的培育相统一 ;坚持 刚健有为的进取精 神 的培育与在社会群体 中建功立业 ,实现人生价值的培育相统一 ;坚持 追求道德完善与 人 的奎面发展 的培 育相统一 。 关键词 :中国传 统伦理道德 {青 少年 {人格 中圈分类号 :G6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731(2001)020095—06 在中华 民族 的传统伦理 中,对人格 的塑造始终是思想家 、教育家最为关注 的问题 。有关 人格塑造的理论及实践,既带有时代的烙印,同时又积淀着中华人文精神的核心与精髓 。今 天 .当中华民族面对新世纪.综罗百代 、继往开来的时候,我们有责任汲取传统伦理道德中人 格塑造 的精华 ,结合新 的时代特征 .加 以传递 、弘扬 .对青少年进行人格 的培育和塑造 .形成 新时期 中华 民族人格培育的精神及理念 。 以儒家为主导 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在人格 的培育 中,对主体 的教育和养育是从哪些方 面着 手的 呢? 1.仁爱意识 的培育 在 中国传统伦理 中,仁爱意识 的培育是人格养育的核心 。孔子认 为人是 仁 ”的存在本体 ,而仁者必须有爱人 的意识和情怀 。为此 ,孔子提 出了 “忠恕 ”之道 。 “忠”即诚心诚意地对待人,做到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在根本的意义上,将人作 为 目的,尽应尽的道德义务 。恕即宽恕 ,包容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将心 比心,推 己及人 . “不愿人之加诸我也 .我亦不加诸人”.平等待人 ,自然本真 。在教育实践 中,儒家提 出了一系 列教育的理论及宴现方法 ,将为学与做人统一于知与行 、理与事 的台一之 中.从胎教 、小学教 育、大学教育 中落实开来 ,层层递进 ,培育人的道德意识及仁爱 品质 。南宋教育家朱熹认为一 道德教育鹰从胎儿在母腹 中开始 。及儿童懂事时 ,要选择 “宽裕慈惠、温 良恭敬 、慎而寡言 ”的 收稿 日期 :l999,】0—20 作者简介 :王永智 (1962一)男一陕西富平 』、,西北大学副教授 ,主要 从事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及青少年的 德育研 究 。 95 维普资讯 家庭教师.或父母兄长,教之 以说话对答 、整束衣冠、洒扫清洁等简单的礼节和文明行 为举 止 及 8岁止 lj岁而人小学 ,“教人 以洒扫 、应对 、进退之节 ;爱亲 、敬长 、隆师 、亲友之道 ” [1] 小学之教.重在让学生懂得事亲、敬长。及 1j岁而人大学。 “大人之学,穷理、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是也 。”E2]其中最主要的,是要 由事人理 ,让学子领悟忠 、信、孝、悌等道 德规范 .以达于 “穷理 、正心、修 己、治人之道”。所谓 由事人理 ,就是 :“穷理 以致其知 .反躬以 践其实 ”Ez](P560)朱熹认为:“论先后 ,知为先 ;论轻重 ,行为重。”Ez](P561)要求学生将 “笃行之事 ”同穷理 、修 身、处事 、接物结合起来 ,将学、问、思、辨落实到行上 。 儒家仁爱意识及知行教育的进一步延伸就是仁民爱众。 “泛爱众 ,而亲仁”[3](《豫语 · 学而》) 由爱 民而利 民、富民,直

文档评论(0)

27524331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