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按照穴位治胃痛方法
1. 肩颈两边的不适:肩井,大椎穴处按压痛的话可以拔罐,大椎用大号或普通大小的罐,肩井用普通大小的。
2. 太瘦了,怕冷。身体改善非一朝一夕,因为当初变差也非一朝一夕。艾灸大椎穴和足三里。
3. 养小孩至少保证自己不贫血,否则怀孕很麻烦,而且怀孕后不能随便做保健活动,包括艾灸等。先调理好脾胃!艾灸肩井,敲打曲池穴,可治胃病。
平时可以吃生姜煮大枣,可以补血,驱寒防寒,养胃等等,公司有同事向我反映效果不错。
4. 10个大红枣+30克生姜(不必台精确)煮水,枣子吃掉,汤喝掉。能喝多少放多少水。只泡泡不出裏面的東西。都是食材,很安全。
5. 姜与枣即可,一开始不要混杂其它东西,这两个一阴一阳,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比例,吃了上火就少放点生姜或多放点枣子,否则就可以多放点生姜。
6. 可以驱寒防寒,不容易着凉,还能暖胃,补气血,功效很多。
1. 足三里:艾灸,长寿。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2. 内关穴:手揉。在于能打开人体内在机关,有补益气血、安神养颜之功。有益气安神、治疗心脏病的功效,和胃降逆宽胸理气之功,治打嗝灵验。
3. 曲池穴:敲打,感冒,胃痛。 HYPERLINK /view/389437.htm \t _blank 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现代常用于治疗肩 HYPERLINK /view/91951.htm \t _blank 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 HYPERLINK /view/6632.htm \t _blank 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 HYPERLINK /view/29643.htm \t _blank 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配合谷、外关等治疗感冒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配合谷、血海等治疗荨麻疹;配肩髃、外关等治疗上肢痿痹。
4. 中脘穴:艾灸,治胃。奇经八脉之 HYPERLINK /view/97098.htm \t _blank 任脉。此穴的主治疾病为: HYPERLINK /view/963758.htm \t _blank 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也很有效。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 HYPERLINK /view/209536.htm \t _blank 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治疗恶心、治疗烧心、嗳气、治疗慢性肝炎、治疗慢性胃炎、 HYPERLINK /view/30029.htm \t _blank 胃痛等。
5. 命门穴:痛经。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经属:督脉。击中后,冲击脊椎破气机,易截瘫。 此穴的主治症状为: HYPERLINK /view/10210.htm \t _blank 腰痛、肾脏疾病、夜啼哭、精力减退、疲劳感、老人斑、青春痘等。 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俯卧的姿势,命门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6. 太冲穴:生气( HYPERLINK /view/350027.htm \t _blank 肝火)时按太冲穴,治疗脑血管病、 HYPERLINK /view/6632.htm \t _blank 高血压、青光眼、 HYPERLINK /view/69384.htm \t _blank 面神经麻痹、癫痫、 HYPERLINK /view/615441.htm \t _blank 肋间神经痛、月经不调、下肢瘫痪等。配合谷称为四关穴主治头痛、眩晕、小儿惊风、口喎等。 HYPERLINK /view/17261.htm \t _blank 头痛、 HYPERLINK /view/66471.htm \t _blank 眩晕、目赤肿痛、 HYPERLINK /view/939090.htm \t _blank 青盲、口喎等头面五官病证。
7. 大椎穴:艾灸,治怕冷。 HYPERLINK /view/672108.htm \t _blank 热病, HYPERLINK /view/993.htm \t _blank 疟疾,咳嗽, HYPERLINK /view/5989755.htm \t _blank 喘逆,骨蒸潮热, HYPERLINK /view/626992.htm \t _blank 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8. 肩井穴:艾灸。肩酸痛、头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 HYPERLINK /view/48084.htm \t _blank 落枕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