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动物一般检查.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物一般检查

一 般 检 查 全身状态的观察 接触病畜进行检查的第一步,就是观察病畜的整体状态。应着重判定其体格、发育、营养程度、精神状态、姿势、体态,运动与行为的变化和异常表现。 (一) 体格、发育 体格大小、发育状况一般可根据骨骼和肌肉的发育程度来确定。为了确切的判断,可应用测量器械测定其体高、体长,体重,胸围及管围的数值。一般以视诊观察的结果,可将体格区分为大、中、小或发育良好与发育不良。体格的大小,主要可作为发育程度的参考;此外,在决定给药量尤其是剧毒药物的用量时,也应注意。 1.在正常状态下,一般可根据视诊结果将动物区分为大中小或发育良好与发育不良。体格发育良好的动物,其躯体高大,结构匀称,肌肉结实,强壮有力。强壮的体格,不仅说明其生产性能良好,同时对疾病的抵抗力也强。 2.在病理变化状态下,体格发育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发育不良,可见躯体矮小,结构不匀称。 (二)营养程度 通常根据肌肉的丰满度,特别是皮下脂肪的蓄积量而判定,被毛的状态和光泽,也可作为参考。 1.正常状态 动物的营养状态,是动物体营养代谢情况的标志。临床上一般将营养程度分为三种:营养良好、营养中等、营养不良。 2.病理变化 (1)营养不良:表现为消瘦、被毛蓬乱、无光泽,皮肤缺乏弹性,骨骼外露,营养不良的病畜,多同时伴有精神不振、躯体乏力。消瘦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症状。高度的营养不良称为恶病质,是判断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指征。 (2)营养过剩:一般在役畜较少见,而种畜和宠物则较多见,主要原因是运动不足和营养过剩而引起。 (3)注意事项 临床上在判断体格与营养状态时,要注意动物的品种及其体质类型特点。 (三)精神状态 动物的精神状态,是其中枢神经机能的标志,可根据其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及其行为表现进行判定。 1.正常状态 正常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两个过程保持着动态平衡。动物在静止时比较安静,行动时较灵活、协调,经常注意外界,并对各种外界刺激反应比较敏感。 2.病理变化 当中枢神经机能发生障碍时,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遭破坏,临床上常表现为过度的兴奋与抑制。 (1)神经兴奋,是中枢机能亢进的结果,依据其病变程度不同可表现为: ①轻度兴奋:病畜对外界的轻微刺激即表现为强烈反应,经常左顾右盼、竖耳、刨地、不安乃至挣扎脱缰。可见于脑及脑膜充血,颅内压增高及某些毒物中毒时,如脑与脑膜的炎症,日射病与热射病的初期等。 ②精神狂燥:病畜表现为不顾一切障碍向前直冲或后退不止,反复挣扎脱缰,乃至攻击人畜。多提示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重度病例,如马的流行性脑脊髓炎的狂燥型或狂犬病,及有机磷中毒等。 (2)精神抑制,是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紊乱的另一种形式,按程度不同可分为: ①精神沉郁:可见病畜离群呆立,萎靡不振,耳搭头低,对外界事物冷淡,对刺激反应迟钝,见于一切热性病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体力衰竭时。 ②精神嗜睡:表现重度萎靡,闭眼似睡,或站立不动,或卧地不起,给以强烈刺激才引起轻微反应。见于中度的脑病或中毒,典型病例如马的慢性脑室积水,表现为呆迟似睡,行动笨拙,常将前肢交叉站立,口衔草而忘记咀嚼的特有姿势。 ③精神昏迷:是动物的重度意识障碍,可见意识不清,卧地不动,呼唤不应,对刺激几乎无反应,或保有部分反射功能,多见于脑及脑膜疾病的后期。重度昏迷,常是预后不良的征兆。 (四)姿势体态 姿势,是指动物在相对静止或运动过程中的空间位置及其体态的表现。 1.正常状态 正常时,各种动物均有其特有的生理姿势。如健康马属动物经常站立,姿势自然,偶尔躺卧,当有生人接近时,即自动站立,运动间,动作灵活而协调。 2.病理状态 病理状态时的异常姿势主要有:站立间的异常姿势(强迫站立)、伏卧间的异常姿势(强迫卧位)及运动间的异常姿势(强迫运动)。 (1)强迫站立姿势 ①典型的木马样姿势:头颈平伸,肢体僵硬,四肢关节不能屈曲,尾根挺起,鼻孔开张,瞬膜露出,牙关紧闭,此乃破伤风的特征,是全身性骨骼肌强直性痉挛的结果。 ② 四肢疼痛性疾病时的站立姿势 单肢疼痛性疾病,则患肢表现为免于负重或自行提起;多肢蹄部疼痛性疾病,则常将四肢集于腹下而站立;两前肢疼痛时,则两后肢尽力前伸;两后肢疼痛时,两前肢尽力后送,以减轻病肢的负重。肢体骨骼、关节或肌肉疼痛性疾病,如骨软症、风湿病时,表现为四肢频频交替负重而形成站立困难。 (2)强迫伏卧姿势 ①四肢骨骼、关节、肌肉疼痛性疾病:如骨软症、风湿病时,如当驱赶或由人抬起可勉强站立,但站立后可因四肢疼痛出现站立困难,或伴有全身肌肉震颤。 ②机体高度消瘦、衰竭时,如常期慢性消耗性疾病、鼻疽、传贫等,多呈强迫伏卧姿势。 ③四肢的轻瘫或瘫痪,常见的有两后肢的截瘫,此时多因两前肢保有运动功能而病畜反复挣扎企图站立屡呈犬坐姿势,常提示脊髓横断疾病,此时多伴有后躯感觉、反射功能障碍及排尿、排粪失禁症状。 ④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