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光颜色与强度对闪光融合临界频率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光颜色与强度对闪光融合临界频率影响

光相颜色和强度对闪光融合临界频率的影响 摘要:采用平均误差法,设计3×3混合实验设计研究光相颜色和强度对闪光融合临界频率的影响,实验目的为验证性地研究CFF与光相刺激强度之间的函数关系,以及光相颜色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随着光相强度的增加,闪光融合临界频率也相应增加。 关键词:光相颜色 光相强度 CFF 平均误差法 1 前言 刚刚能够引起闪光融合感觉的刺激的最小频率,叫做闪光融合临界频率或闪烁临界频率(critical flicker frequency),它表现了视觉系统分辨时间能力的极限.它体现了人们辨别闪光能力的水平。通过对人的闪光融合临界频率的测定还可以了解人体的疲劳程度。早在18世纪,有人发现了视觉图像。随之CFF最早是用制成扇形的圆盘绕光源前旋转来测定,称之为转盘闪烁方法(rotation disc flicker method)。即用一个有黑白扇形组成的圆盘就能测定CFF。让被试注视圆盘,逐渐增加圆盘的旋转速度,直到把闪烁着的圆盘刚刚看成均匀的灰色盘时,圆盘的旋转速度──周数/秒就是CFF,单位名称为赫。但是由于光源来自外部,光源即使照射到黑的部分也会有光反射出来,因此,亮度控制较差,转速的频率测量有时也不太准确。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CFF的测定有了更完善的仪器。因此在以往的研究的基础上,人们利用闪光融合频率仪对CFF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对此在理论上加以阐述。   许多研究表明,人眼的CFF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闪烁光的亮度是最重要的因素:在中等亮度范围内,CFF 随亮度的提高可以从5赫增加到55赫。CFF和亮度的对数成线性关系,这就是费里-波特定律。当闪烁光的频率高于CFF时,人眼产生融合的感觉,这种感觉与整个周期都是均匀一致的稳定光所产生的感觉一样,这时只要闪烁光的平均亮度和稳定光的亮度相同,人眼就不能区分它们,这就是塔尔伯特 -普拉托定律。当闪烁频度低于CFF(约10赫)时,发生明度增强效应,即这种闪烁光看来要比相同亮度的稳定光亮些,这时CFF也随闪光照射视野区域的扩大而增加。刺激光点的颜色不同,CFF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红光的CFF较高。此外,眼的适应、背景、闪烁光的波形、波长等以及一些非视觉方面的因素,如被试的年龄、练习、注意程度等都影响CFF。 一个人能看到的闪烁频率越高,他的视觉分辨能力就越强。闪烁临界频率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功能状态。因此,CFF可以作为研究药物影响、特殊环境、疲劳、应激等的手段。 本次教学实验的实验目的有三个:1、学习平均误差实验方法;2、学习使用JGW-B1心理学实验台测量闪光融合临界频率;3、验证性地研究CFF与光相刺激强度之间的函数关系,以及光相颜色的影响。 2 方法 2.1被试的选取 研究者选取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应用心理系的37名被试(被试均身体健康,视力正常,无色盲),其男女比例为8:29 。 2.2仪器与材料 JGW-B1心理学实验台的“亮点闪烁仪”单元、记录纸 2.3实验设计与步骤 2.3.1研究类型设计 实验采用3X3混合实验设计,颜色为组间变量,分为红、黄、绿,强度为组内变量,分为1、1/2、1/8,因变量为CFF值。 2.3.2 A、编排被试实验顺序。因为实验采取了混合实验设计,光相亮度是一重复测量的变量,有六个水平,所以有必要对亮度安排的顺序进行平衡。平衡的方法是采用拉丁方设计: 顺序 被试 1 2 3 1 2 3 1 1/2 1/8 1/2 1/8 1 1/8 1 1/2 B、指导语:“请你注意看闪光灯,当闪光灯闪动时你就报告‘闪’,当你感觉到闪光灯不闪时你就报告‘不闪’,请你在判断过程中,报告‘闪’与‘不闪’的前后标准要一致。” C、每种实验条件下的实验分为递增和递减两种系列进行,各做4次,可按照↑↓↓↑↑↓↓↑或↓↑↑↓↓↑↑↓的顺序进行。 2.3.3 A、递增系列实验:主试将亮点调至明显闪烁,然后告诉被试(指导语):“你现在看到的是一个闪烁的亮点,请转动旋钮直到刚刚看不到亮点闪烁为止;在闪与不闪附近可以反复调整,直到您确定不再闪烁为止,然后向主试报告。”主试记录此次频率值。 B、递减系列实验:主试将亮点调至明显不闪烁,然后告诉被试(指导语):“你现在看到的是一个不闪烁的亮点,请转动旋钮直到刚刚看到亮点闪烁为止;在闪与不闪附近可以反复调整,直到您确定闪烁为止,然后向主试报告。”主试记录此次频率值。 2.3. A、实验在微光下进行,实验前要求被试在实验环境中暗适应5-10分钟; B、每测量4次渐增和渐减系列后,关机休息2分钟; C、主试每次调节呈现刺激的初始频率时,被试可以闭目休息,当主试报告开始时,被试再注视闪光灯; D、在实验过程中,不要让被试知道结果,主试也不能给被试任何暗示(如反馈“对”或“错”等),当被试的判断标准不一致时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