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虚词题目和答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虚词题目和答案

(一)根据下列例句分析归纳“之”的词性、意义或语法作用。(10分)1.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北冥有魚》)——动词,往,到……去,2.湯之問棘也是已。(《北冥有魚》)连词(或以为助词),或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加在主谓结构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此主谓结构独立成句的可能。 3.之二蟲又何知?(《北冥有魚》)代词,或作指示代词,相当于“这”。4.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北冥有魚》)——作人称代词,指代彭祖。5.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北冥有魚》)连词(或以为助词)。//或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修饰、领属关系,相当于“的”,6.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左傳·齊桓公伐楚盟屈完》)——之,助词(答“连词”亦可),加在主谓结构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此主谓结构独立成句的可能。(二)指出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或语法作用。1.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衛靈公》)——介词,引进情况出现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理由,可译为“因为”、“由于”。2.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韓非子·五蠹》)——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可译为“用”、“拿”。3A.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遊褒禪山記》)——连词,连接形容词和形容词,表递进,可译成“而且”。4.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柳子厚墓誌銘》)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动作行为涉及的范围,可译为“在”。5.項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史記·項羽本紀》)——介词,引进动作行为连带的人,可译为“率领”。6、靈公少,晉人以難故,欲立長君。——以,介詞,由於。7.仆以口语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介詞,由於。——介词,引进情况出现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理由,可译为“因为”、“由于”。8.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國家之急。以,目的连词,9.在“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句中,“以”的用法是( C ) A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 B引进动作、引进动作、行为的凭借 C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 D引进动作、行为连带的人(三)指出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或语法作用。(6分)1.敏于事而慎于言。(《論語·學而》)——连接谓词性词语,组成联合结构,可译“但是”、“却”。而,连词,表示两项之间是并列关系。2.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論語·八佾》)——连接主语和谓语,表示假设,可译“如果”或不译。3A.子路率爾而對。(《論語·先進》)——连接状语和谓语动词,可译“地”或不译。3B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斲輪於堂下,釋椎鑿而上。(《桓公讀書於堂上》)——而,连词,表承接。就4.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論語·述而》)——连接主语和谓语,表示假设,可译“如果”或不译。5.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詩經·相鼠》)——前一个“而”,连接主语和谓语,表转折,可翻译成“然而”、“但是”;后一个“而”,连接主语和谓语,表示假设,可译“如果”或不译。6、任重而道遠。——而,連詞,表示平列關係。(四)根据下列例句分析归纳“于(於)”的词性、意义或语法作用。(10分)1.冰,水為之而寒於水。(《荀子·勸學》)——引介比较对象2.臣請辟於趙,淹留以觀之。(《戰國策·楚策》)——引介处所3.潁考叔為潁谷封人,聞之,有獻於公。(《鄭伯克段于鄢》)——引介谓语动词的涉及的对象4.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禮記·檀弓下》)——引介比较对象5.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莊子·秋水》)——引介动作的施加者【於,介詞,用于被动句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或称施事)。】6.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引介动作的施加者【於,介詞,用于被动句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或称施事)。】7.鄭武公娶於申,曰武姜。——於,介詞,介所從。或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8.在“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句中,“于”的用法是( C)引介原因引介比较对象引介处所引介涉及对象(五)“为”字的用法1.下列句子中,“为”引进主动者的句子是( C) A.不足为外人道也。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D天下熙熙,皆为利来。2.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答案: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六)且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且,副词,将近。2.我且南游吴越之士,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且,副詞,將要。3.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且,连词,表并列。4.下列句中,“且”用作副词表示“将”的句子是( )D汉兵死者过半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公语之故,且告之悔。且引且战,连斗八曰……D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5.下列句中,“且”用作连词,表示选择的句子是(D )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北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