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袋印刷常见问题分析和处理方法.doc

塑料袋印刷常见问题分析和处理方法.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塑料袋印刷常见问题分析和处理方法

?? 塑料袋印刷常见问题分析及处理方法 几乎所有的客户定制塑料袋都需要印刷Logo图案,虽说塑料袋的质量重点在其材质上,但印刷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塑料袋厂家的声誉,甚至导致产品作废。庆翔塑业总结了在塑料袋印刷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希望对同行塑料袋印刷厂家有所帮助,当然更希望能相互学习、彼此促进。对于广大的新老客户,如果您看到这篇文章,至少也能了解到塑料袋印刷的质量问题是怎么产生的,有时候不免有些许瑕疵,还请大家海涵! ??? 一.印刷油墨和塑料薄膜之间的附着牢度。 ??? 印刷所用油墨的附着牢度是塑料薄膜与油墨连接料分子间作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油墨的连接料与薄膜的极性越相近,兼容性越好,在油墨选择上一定要与薄膜种类相匹配。导致附着力不牢的因素分为塑料薄膜和油墨因素,具体如下: ??? 塑料薄膜因素: ??? 1.薄膜表面的电晕处理度不够,未达到应有的张力或者处理后的基材表面由于存放环境差,存放时间过长,造成表面张力衰减而失效。一般要求PP、PE的表面张力≧38mN/m,PET≧50mN/m,NY≧52mN/m。在使用前应检查每批膜的表面张力。 ????2.薄膜在加工中大多添加了一定的润滑剂、防静电剂、防潮剂等,这些添加剂随时间推移,从薄膜中慢慢渗透到表面,在薄膜表面形成一层弱界面层,影响油墨附着力。因此,薄膜应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前检测表面张力。可用达因笔测试。 ??? 3.如PA、PVA、PT等材料易吸潮而降低粘着力,这类基材应在良好条件下(控温控湿)储存,在使用前充分预热。 ??? 油墨因素: ??? 1.油墨用错型号,混用了不同型号油墨。凹印的油墨种类很多,有表印、里印油墨,不同材料对应不同油墨,各种专用油墨一定要对应使用,否则附着牢度不够,生产前应核对操作工艺指令。 ??? 2.油墨变质、白化使附着力极度下降。 ??? 3.油墨干燥不充分,内部残留溶剂多,另外,一定的干燥温度对一些树脂连接料的粘合力提高极为有利. ??? 二.印刷过程中的套印误差问题 ??? 套印误差是印刷中的常见缺陷,在多色套印过程,每一色不能完全重叠,不免有一定的偏差,其主要原因如下: ????人员素质: ????因为套色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就要求员工要有极强的工作能力。印刷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必须做到用心、细心、责任心。工作时要做好自检、自查,多方观察,及时发现问题。 ????设备因素: ????1.整个设备的精度和性能,套印的张力控制,加热送风系统,压印橡胶辊、版辊、版轴、导向辊等系统的配合,这些情况决定了套印时的温度、压力、平行度、伸长率、卷取等,而套色系统本身更是限定了其精度。 ????2.套色光电装置应维护好,正确操作。如,卤素光源灯光弱,应调换光纤或卤素灯泡,反射板与扫描头距离调整正确,一般8mm左右。 ????3.版辊的递增不合适,易产生纵向套色不准,压印辊橡胶变形,弹性不足。要保持压辊处于良好的状态 ????操作工艺因素: ????1.基材张力设置不合理,张力太小,基材松弛,纵横向套色均不准;张力太大,基材横向收缩以及纵向套色不稳定,据此相应调节张力。 ????2.温度不合适,特别是烘箱温度太高,冷却辊温度太高使薄膜变形,对于不太平整的薄膜应适当提高预热箱温度。 ????3.烘箱中进排风量不平衡,造成薄膜在烘箱中抖动,应用风速计测量进排风量,加以控制。 ????4.版辊安装不合适,如产生偏心,在版辊安装前一定要把堵头上的油墨擦洗干净。 ????三.刮刀线痕产生的原因,分无油墨的线痕和有油墨的线痕。 ????无油墨的线痕 ???主要是油墨中混入了坚硬的无机杂质,如沙子等,这些坚硬粒子嵌在刮刀刃口处而造成线痕。有时这类刮刀线痕也呈虚线,这种刮刀线痕的出现很容易损伤印刷和刮刀。 ????有油墨的线痕 ????1.粗的有油墨的连续刮刀线痕。这主要是由于一些较粗的软性粒子或杂质顶起了刮墨刀,或者刮刀刃口损伤而产生。这是最简单和最常见的刮刀线痕。 ????2.流星状的刮刀线痕。这类刮刀线痕一般在印刷版辊的网点很浅或未雕刻网点部分出现,时隐时现,对产品质量危害极大。这类刮刀线痕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多年来不断有人从油墨、制版、印刷环境等方面作过解释,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是比较完美的。比较好的为“活性粒子假设”。 ????3. 细丝状的连续性刮刀线痕。这类刮刀线痕细小,像头发丝一样,在印刷过程中经常出现,而且在印刷机上很难观察得到,等到发现时已印发了大量产品,故对质量的危害极大。这类刮刀线痕可分成两种,一种是软的可以用竹刀轻擦掉,主要是由杂质引起的;而另一种则是初时呈现头发丝状,而后慢慢地呈带状分布,无法用竹刀擦去的,其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涉及到油墨、制版、环境温度、湿度、刮刀软硬度等方面,需要具体问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