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平边镇邵武印象.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与平边镇邵武印象

和平边镇邵武印象 ?在我的家乡邵武市南部,有一个历经千年的和平古镇。听当地人说,通往江西的古隘道“悉思岭”就在和平镇境内,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今年的四月未,随父母、妻子和妹妹、妹夫等家人,又再次来到了和平古镇重游走亲。极目远望,和平古镇阡陌交通,静卧于群山环抱之中。 ????自唐宋时这里已是是富庶之地,可以想象古时街市繁华的景象。说起来也是很蹊跷的,自古以来,凡是在省际边城的地方,强盗山贼和兵匪总喜聚盘踞于此三不管的地带称王称霸。象邻近广东的永定、湘西凤凰古城等许多边城,自古就是匪患神出鬼没的地方。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当地富绅黄显岐、黄若岐首倡,修建了这座城堡,用来防匪盗。 ????我们一家人漫步于用河卵石铺就的古街道,那一座座错落有致的徽式古民居,还以为人在徽州中。“李氏大夫弟”、“黄氏大夫第”及“和平书院”精美的建筑,都是堪称古民居瑰宝和典范。尤其是“李氏大夫第”, 此门李氏清朝晚期出了“一门九大夫”。其门楼为砖石构,六柱五间一门牌坊式八字门楼,门楼左右三组梯级挑檐,烘托出顶檐的上冲之势。与之前游过的江西婺源和安徽歙县等古城镇建筑相比,和平古镇的古建筑更显得气势恢宏,蔚为壮观。 ????走在巷陌间,至今还保存着一座和平书院古建筑,其为唐工部侍郎黄峭告老归隐和平时创办的宗族学堂。书院大门上“和平书院”四个字,还是理学宗师朱熹来此讲学时题写的。千百年来,从这里走出一批又一批英才人杰,如宋朝大理丞黄通等名人。 ????我总感觉这座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古镇有着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传统的儒家文化、佛道文化和不少中原传统文化融合当地土著文化而形成的独特习俗,由此而形成了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和缩影。奇异的是,当地人人所讲的方言语音,与邵武主流方言皆然不同,不知他们的方言来自古时何方?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意外的发现位于古镇东南方向1公里的天符山,有一座明未修建的六角塔。塔名“聚奎塔”,是由明末时任邵武知县的著名军事家、民族英雄袁崇焕亲笔题写的。说来很惭愧,袁崇焕曾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被朝廷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这段历史是最近才知道的。其实,袁崇焕与岳飞被奸人谄害、惨遭杀身之祸的冤案竟如出一辙。据说著名满学专家阎崇年曾专程来过和平古镇,考察鉴定“聚奎塔”三个颜体书法,确实是出自袁崇焕之手。 ????据史料记载:“袁崇焕任职邵武,却心系社稷安危。任职三年,他时刻关心着前方战事。赴京城述职时,他自告奋勇,单骑深入辽东敌后,了解形势,并自请戍卫辽东,奋力支撑辽东困局,多次击败后金。在宁远大捷中,袁崇焕以万余人力挫后金军13万人。一次决战,用炮火将努尔哈赤击伤致死。”自袁崇焕被昏君崇贞皇帝错杀后,明朝再无将可出。袁崇焕手下大将吴三桂心寒意冷,打开城门投降了清军,加上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入京城,明朝在内忧外患,四面楚歌下从此灭亡了。 ????这座闽北边镇经历了千古以来恢弘沧桑,沉寂凄婉的悲壮,她一直是和平人心灵的归宿,无尽地等待重获新生与昔日的辉煌。无奈的是,眼前的和平古镇正被无情的岁月抛弃,或许有一天,将被煙没于人们的记忆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