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大教育经济研究电子季刊第卷第期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主办总第期主编闵维方副主编丁小浩岳昌君编辑孙冰玉商业性的市民社会一种阐释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特征的视角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阎凤桥马里兰大学教育学院林静摘要研究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高等教育现象有批判现实和理解现实两种不同范式二十一世纪中国大学的肖像迈向大众化高等教育一书更多地选择了后一种研究范式有学者将市民社会定义为介于政府和商业领域之间的部分并用这个概念来分析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但是中国社会的特殊性使得使用这个概念缺少分析中国民办高等教育
北大教育经济研究(电子季刊)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search (Beida) 第 8 卷第 4 期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主办 (总第29 期)
Institute of Economics of Education, Peking
University
主编:闵维方;副主编:丁小浩 岳昌君 编辑:孙冰玉
商业性的市民社会:一种阐释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特征的视角1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 阎凤桥
马里兰大学教育学院 林静
摘要:研究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高等教育现象,有“批判现实”和“理解现实”两种不同
范式。《二十一世纪中国大学的肖像:迈向大众化高等教育》(Portraits of 21st Century Chinese
2
Universities: In the Mov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 )一书, 更多地选择了后一种研究范式。有
学者将“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 )定义为介于政府和商业领域之间的部分,并用这个概念来
分析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但是,中国社会的特殊性使得使用这个概念缺少分析中国民办高
等教育现象的适切性。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政府、市场和市民社会三者之间并不彼此独
立、界线清晰,而是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市民社会”这个概念不能够完全概括
当今中国社会的特征,也许用 “商业性的市民社会”(commercialized civil society )这个概念,
可以较好地揭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特征。不同于建立在自愿和捐赠行为基础上的市民社会,
商业性的市民社会以非营利组织的商业性行为为特征。本文在认同“理解现实”范式的前提
下,分析现阶段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营利性特征,以补充对民办高等教育中复杂现象的认识。
“商业性的市民社会”不仅可以用来分析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运行的社会环境特征,而且也是
一个具有普适意义的概念,可以用来分析其他国家私立高等教育的现象。
关键词:市民社会 商业性 民办高等教育
1 在本文写作和修改过程中,笔者得到了许美德教授和李军博士许多启发性的建议。
2 该书的英文版和中文版即将出版。
第 8 卷第 4 期 北大教育经济研究(电子季刊)
(总第29 期)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search (Beida) 20 10 年 12 月
自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出现过许多重大变革事件,比如后勤社会化、
院校合并、实行学费制度、自主择业、扩大招生规模、设置独立学院等。与中国丰富的高等
教育改革实践活动相比,从国际比较视野对此进行相对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则比较少,造成国
1
际社会对于中国高等教育了解不足。以许美德(Ruth Hayhoe )教授为核心由四名成员组成的
研究团队,抓住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深入的个案分析,来勾
画走向大众化阶段的中国高等学校群像,从而揭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事件的政治、社会
和文化含义,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在 《二十一世纪中国大学的肖像:迈向大众化高等
教育》(以下简称许著)书稿的“序言”中,作者写道:该研究有三个主要目的:第一,中国
大学从自身文明中提取了哪些文化资源?当中国大学登上全球舞台时,它们的文化资源是如
何通过活动表现出来的?第二,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如何促进了市民社会的发展和中国特有
文明所决定的民主形式的出现?第三,高等教育大众化如何影响着高等教育系统的多样性,
以及对于入学公平、高等教育提供形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显然,该研究的立意非同一般,它不仅是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本身的分析,而且还站
在社会发展和跨文化对话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