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学道德思想的历史梳理.pdf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教学道德思想的历史梳理.pdf

4年第13卷第2翮 嗣E重霍曩圈201 中国教学道德思想的历史梳理 口黄产产 【内容摘要】教学道德性的研究为当代教育研究中的一个新课题,但通过对中国教育历史的梳理,可以发现,关于教学道德的思 想其实一脉相承。以德育为中心的泛道德化教学,教学民主原则,重视教师德性,社会本位的教学道德培养目标都 在彰显着教学的道德性解读。 【关键词】道德化;教学民主;道德思想 【作者单位l黄严严,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一、道德化的教学 主”的思想波及中国,出现了很多反对封建教育,倡导教学改 中国传统教育虽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演进,但总体却 革的教育家,蔡元培则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位。 始终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仁、礼”为准绳,来衡量教学行 蔡元培提出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宗旨。他提出的“健全 为,规范教学过程。从孔子的“仁者不忧”、孟子的“舍生取 人格”的培养实际就是一种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并在 义”,到朱熹的“教理、教事”都在彰显着德育为核心的教学思 此宗旨下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五育分别指军国民 想。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在“五育并举”的方针中也首倡道德 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以及美感经 教育。这种以伦理为本位的教育教学思想,要求把道德教育 验。这其中,他又尤为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在出任教育总长 融入到知识教育中,认为知识教学过程也就是道德培养过 后,公布的《教育宗旨令》中明确指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 程。教育教学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和实施要求都被赋予了浓 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德。”¨’五育并 厚的伦理道德的内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道德教育居于首 举体现了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延续并继承了中国 位,形成了泛道德化的教学。 传统的教学道德思想。 (一)古代时期。孟子作为孔子嫡传的儒家学派的代表 二、初步的教学民主思想 人物,他明确提出了“明人伦”的教学目的。“人伦”就是五对 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的教学方针可以说是最早的教 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 学民主思想。《学记》中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教学原则,认为师 信。”(《孟子·滕文公上》)后世称为“五伦”。而没立学校的 生在教学中可以相互促进。韩愈提倡“弟子不必不如师,师 教育目的就是要“明人伦”,孟子说:“设为痒序学校以教之。 不必贤于弟子”,这些古代教育家在教学实践中提出了初步 痒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日校,殷日序,周日 的教学民主思想。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教学中也提倡充分 痒,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 尊重学生,教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 下。”(《孟子·滕文公上》)而从孟子提出此教育目的后,也 (一)古代时期。孔子教学中,奉行有教无类的教学原 确立了后世两千年的中国教育性质,即伦理教育。 则,把受教育的范围前所未有地扩大到平民。在孔子的学生 《学记》是中国最早的专门论述教学的论著,在“教学为 中,有穷居陋巷的颜回,有以黎藿为食的子路,有商人出身的 先”的主张下,提出“化民成俗”的教学目的。“君子如欲化民 子贡,也有出身贵族的司马牛。孔子这种有教无类的方针体 成俗,其必由学乎!”通过有目的的教学,使得人们能够形成 现了教学的平等和公正。孔子认为无论学习知识还是培养 良好的道德和智慧。 道德都要建立在学生主动性上,“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 董仲舒提倡道德教化为本的教学。“三纲五常”是董仲 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沦语·述而》)要求教学必须 舒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学的根本依据。在此思想指 在学生有所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能 导下,他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德性,更加突出了儒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