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神庙与社会文化变迁.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方神庙与社会文化变迁

地方神庙与社会文化变迁 ——南昌西山万寿宫碑刻研究﹡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 李平亮 一 前言 南昌西山万寿宫位于新建县西山镇,距离南昌城约30 公里。因西山别称 “逍遥山”,故西山万寿宫亦称“逍遥山万寿宫”。明清以来,由于万寿宫逐 渐成为江西地方文化的象征,西山万寿宫的影响日益扩大。时至今日,每年农 历八月前后,西山万寿宫都要举行规模盛大、长达40 多日的“朝仙”活动。 前人关于西山万寿宫的研究,大多是从道教史的视角,考察唐宋时期净明 道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荷兰学者施舟人考察了以西山为活动中心的许逊教团, 1 由民间教派演变为正统道教的历史过程。 日本学者秋月观瑛认为,两宋时期国 家对道教推崇促成了西山万寿宫的发展;宋以后的西山万寿宫,失去了国家性 2 的宫观资格,具有更浓厚的民间信仰祠庙的色彩。郭武、黄小石、张泽洪、李 刚等学者围绕许逊崇拜与净明道的发展,论述了西山万寿宫的历史及其“净明 祖庭”地位的形成原因。3此外,有不少学者从地方史或民俗学的角度,对西山 万寿宫的文化意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4这些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西 山万寿宫的历史文化内涵,但未深入探讨明清以来西山万寿宫的时代特征。 自宋代以来,伴随着西山万寿宫的发展,形成了为数众多的历史文献资 料。就笔者所见,现存有关西山万寿宫的资料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明正统 《道藏》中收录的《西山许真君八十五化录》、《净明忠孝全书等》、《修真 十书》等;二是宋代以来地方文人所作的诗文和政府官员发布的告示。这些文 献资料大多收入历代西山万寿宫宫志,还有少量散见于文集和地方志;三是山 志和宫观志,如《逍遥山万寿宫志》,现存重刻或重修于清道光、光绪和宣统 ﹡本文为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12LS02)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第五轮卓越学科领域计划 项目(AoE/H-01/08)的阶段性成果。 1 K.M.Schipper. “Taoist Ritual and Local Cults of the Tang Dynasty”in M.Strickman, ed., Tantric and Taoist Studies in Honour of R.A.Stein, vol. 3. Brussels: Institut Belge des Hautes Etudes Chinoises ,1981. 2 [日]秋月观瑛著,丁培仁译:《中国近世道教的形成:净明道的基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年。 3 郭武:《净明忠孝全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黄小石:《净明道研究》,巴蜀书社, 1999。 张泽洪:《许逊与净明道》,《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1992 年第 11 輯;李刚:《唐代的许逊崇 拜与宋元净明道的发生》,《中国道教》1990 年第3 期。 4 章文焕:《万寿宫》,华夏出版社,2004 年;余悦编著:《江西民俗文化叙论》,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1,页 17—58;陈柏泉等编著:《江西风物志——新建道家名迹西山万寿宫》,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85。 时期的3 个版本,另有道光二十年刊刻的《黄堂隆道宫志》、乾隆三十一年刊 刻的《西山志》及民国十三年刊印的《西山志略》。此外,西山万寿宫现存大 量碑刻资料,尤其是尚未收入历代宫志的题名碑。本文主要依据这些碑刻资料 及相关文献资料,探讨明清时期西山万寿宫与当地社会文化变迁的关系。 从时间上来看,西山万寿宫的碑刻集中产生于明后期、清前期及清后期三 个历史时期。就其内容而言,明后期和清前期的碑刻主要是记述当时西山万寿 宫重建的经过,清后期的碑刻则登载了大量捐款者向西山万寿宫捐款的具体数 额,以及重建费用的收支明细。从涉及的社会群体来看,明后期的碑刻集中反 映了士绅和党正阶层与西山万寿宫复兴的联系,清前期的碑刻集中体现出地方 官员和士绅对西山万寿宫的塑造与影响,清后期的碑刻则全面展现了士绅、商 人和香会等不同社会力量在西山万寿宫这一历史舞台上的合作与竞争。 上述碑刻资料表明,在明清西山万寿宫的发展过程中,官员、士绅、商人 以及香会分别扮演了不同角色。那么,随着不同社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