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混合日粮粒度对奶牛产乳量及乳品质的影响.pdf
28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6 年
doi :10.3969/j.issn.2095-3887.2016.06.008
全混合日粮粒度对奶牛产乳量及乳品质的影响
王汝富 1 ,王国生 1 ,朱建平 2
(1.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兰州 730020 ;
2.甘肃临夏丰源奶牛养殖有限公司,临夏 731801 )
摘要:为研究不同粒度全混合日粮对奶牛产乳量及乳品质的影响,以平均泌乳天数 110 d 的高产奶牛群为
试验对象,分别按照加料后搅拌 3 min(试验Ⅰ组)、6 min (试验Ⅱ组)、9 min (试验Ⅲ组)和 12 min(试验Ⅳ
组)后投料的梯度进行全混合日粮粒度饲喂试验,预试期 7 d ,正试期 28 d 。 结果表明:试验 Ⅱ组奶牛产乳
量比 Ⅰ、Ⅲ和Ⅳ组分别高 2.16% 、3.04%和 8.60% ,其中 Ⅱ组奶牛产乳量极显著高于 Ⅳ组(P0.01 ),Ⅲ组和
Ⅰ组奶牛产乳量均显著高于Ⅳ组(P0.05 );Ⅱ组奶牛乳脂率分别比 Ⅰ、Ⅲ、Ⅳ组高 0.02、0.02 和 0.12 个百分
点,其中Ⅳ组奶牛乳脂率显著低于其他 3 组(P 0.05);Ⅰ、 Ⅱ、Ⅲ组奶牛乳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Ⅳ组(P 0.05)。
关键词:全混合日粮;粒度;奶牛;产乳量;乳品质
中图分类号:S82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3887(2016 )06-0028-03
近十几年来,我国奶牛养殖业快速发展,全混合日粮 由北京农业大学提供。
[1-6 ]
(TMR )工艺被广泛采用。 许多研究 表明, 日粮粒度对 饲料组成:奶牛的营养需要参照 NRC 和中国奶牛饲
奶牛采食量、反刍、营养物质消化率以及生产性能都有 养标准。 每头奶牛每日按照燕麦草 1.5 kg、苜蓿干草
一定影响。 合适的全混合日粮粒度,会刺激奶牛咀嚼活 3.5 kg、豆皮 2 kg 、全棉籽 1.5 kg、精料 12 kg、全株玉米青
动,促进唾液分泌,反刍活动加强,粒度过小,奶牛咀嚼 贮 20 kg 饲喂。 其中精料配方为玉米 55% 、豆粕 15%、麸
和反刍活动减弱, 瘤胃缓冲能力和瘤胃发酵能力降低。 皮 12%、胡麻饼 8%、菜籽饼 5% ,预混料 5% 。
粒度过大,造成奶牛咀嚼和反刍过度,降低了奶牛采食 1.2 试验奶牛分组与试验设计
量,并使能量损失增加,影响生产性能。 合理的全混合日 选择体质健康、产奶量接近、泌乳日龄 110 d 左右 的
粮粒度,尤其是适宜的粗饲料粒度,既能保证奶牛唾液 高产奶牛群 4 组,每组 90 头。 试验牛由专人管理,通过
与饲料有适当的混合时间并促进瘤胃健康和对饲料的 TMR 车日喂 3 次 ,自由饮水 ,早晚各挤奶一次 ,挤奶前热
充分消化,又不至于因咀嚼和反刍时间过长而消耗能量 毛巾热敷擦拭乳房 ,牛舍全日光照 15 h,奶牛上 、下午各
并影响采食量和生产性能。 尽管近年来对于饲料粒度进 自由运动一次 ,每次 1 h。试验 Ⅰ、 Ⅱ、Ⅲ、Ⅳ组分别按照燕
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但是对于奶牛日粮适宜的粒度 麦草→ 苜蓿→ 豆皮→ 全棉籽→ 自配精饲料→ 玉米 全
并未取得一致的研究结果。 本试验通过研究全混合日粮 贮→水 的加料顺序加料后分别搅拌 3 min、6 min、9 min、
不同粒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修身育人立德为上 ——浅谈小学生优秀品质的培养.pdf
- 修辞的认识论功能——从科学修辞学角度看.pdf
- 借助信息化手段增强地理课的育人功能.pdf
- 借助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观察品质.pdf
- 借鉴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增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pdf
- 借鸡生蛋与以讹传讹道德健康概念的提出及其合理性分析.pdf
- 倡导科研道德中的个人负责行为.pdf
- 倾斜的道德——广告职业活动的伦理分析.pdf
- 假·止·圣宗白华美学的人学实践品质.pdf
- 做好科学课堂"问题+"的动力促学 ——思辨能力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培养.pdf
- 全球化科学哲学根源、问题与前景.pdf
- 全球生命伦理学共识的瓦解(上)——对全球性道德的探求生命伦理学,文化战争和道德多样性.pdf
- 全球生命伦理学共识的瓦解(下)——对全球性道德的探求生命伦理学,文化战争和道德多样性.pdf
- 全球纳米科学-技术发展情报分析.pdf
- 全球网络的文化与交流文化多元性,道德相对主义,以及一种全球伦理的希望.pdf
- 全面依法治国视域下法律与道德关系再研究.pdf
- 全面理解道德教育本质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pdf
- 全麦粉及小麦粉基本品质及流变学特性对比研究.pdf
- 八倍体小偃麦营养品质及主要品质特性分析.pdf
-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活动系统实施现状分析——以南充市为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