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汉语完成貌句式和词尾的来源一解题本文讨论现代汉语完成貌的历史第一个问题是动宾了的来源在南北朝时期动宾完成动词这种结构已经出现但是那时期用毕讫已竟这些动词来表示完成到了唐朝了字变成最常用的表示完成的动词形成动宾了这种结构唐宋之际了字开始往前挪出现于动词和宾语之间这就形成了现代汉语完成貌的句式所以完成貌词尾从南北朝到现在的历史可以分成两段前一段结构不变词汇发生变化后一段词汇不变词序发生变化第二个问题是动宾了这词序为什么会发生变化我们认为那时动结果补语宾这种结构已经很普遍结果补语也表示完成貌这是促
现代汉语完成貌句式和词尾的来源
一 解 题
本文讨论现代汉语完成貌的历史。
第一个问题是“动+宾+了”的来源。在南北朝时期,“动+宾+完成动词”这种结构已经出现,但是那时期
用“毕、讫、已、竟 ”这些动词来表示完成。到了唐朝,“了”字变成最常用的表示完成的动词,形成“动+宾+
了”这种结构。唐宋之际,“了”字开始往前挪,出现于动词和宾语之间,这就形成了现代汉语完成貌的句式。所以
完成貌词尾从南北朝到现在的历史可以分成两段:前一段,结构不变,词汇发生变化;后一段,词汇不变,词序发生
变化。
第二个问题是“动+宾+了”这词序为什么会发生变化。我们认为那时“动+结果补语+宾”这种结构已经很普遍,
结果补语也表示完成貌,这是促成“了”字改变词序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我们还将讨论唐宋时期一些类似的词序变
化。
二 敦煌变文中的“了”字
敦煌变文中“了”字的用法,王力先生早在1958年做过研究,近年张洪年、赵金铭二氏曾做过详细的分析。下面
大部分是抄录赵文的资料,例句后注出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的页数。
1.动+宾+了
子胥解梦了,见吴王嗔之,遂从殿上褰衣而下。(26)
作此语了,遂即南行。(8)
领吾言了便须行,更莫推辞问疾去。(602)
有一处士名医,急令人召到,便令候脉,候脉了,其人云……(577)
目连剃除须发了,将身便即入深山。(716)
这些句子的“了”和现代汉语完成貌的“了”有两点相像:(1)它们都表示完成。(2)现代的“我吃了饭就去”这
种句子,是表示某件事完成于另一件事之前,完成貌的“了”总是用在前面的小句里;唐代的“了”字也是这样用
法。唯一不同的是词序,现代汉语完成貌出现于动词和宾语之间,唐代的“了”出现于动宾短语之后。下面会看到,
南北朝的“毕、讫、已、竟”也具有(1)、(2)这两种特性,跟唐代“了”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
2.动+(宾)+副+了
拜舞既了,遂拣铀马百疋(匹)。(205)
布金既了情瞻仰,火急须造伽蓝样。(372)
悲歌以(已)了,行至江边远盼。(12)
升坐已了,先念偈,焚香,称诸佛菩萨名。(460)
地上筑境(坟)犹未了,泉下惟闻叫哭声。(105)
今受罪由(犹)自未了,朕即如何归得生路?(209)
直至黄昏,收兵不了。(85)
这种“了”可以受副词“已、未、既”的修饰。可见“了”还是动词。最后一句值得注意,赵氏(1979,65页)认
为“了”字是动词,受“不”字修饰;我们认为“了”字是补语,“收兵不了”的意思是“收不了兵”、“不能收
兵”。这问题留到第五节再谈。
3.动+了
群臣见了面含羞。(318)
军官食了,便即渡江。(20)
寡人饮了也莫端正。(197)
心中道了,又怕世尊嗔责。(398)
夫人闻了,又自悲伤。(774)
4.动+了+宾
说了夫人及大王,两情相顾又恫惶。(《欢喜国》,774)
见了师兄便入来。(《难陷》,396)
切怕门徒起妄猜,迷了菩提多谏断。(《维摩诘》,521)
唱喏走入,拜了起居,再拜走出。(《唐太宗》,211)
据我们所知,“动+了+宾”句式的例子,《敦煌变文集》里一共只有上列4句。敦煌变文各篇的写成年代很难确
定,不能用它们来考察“动+了+宾”句式形成的时代。王力(1958,306页)认为真正词尾“了”字在南唐已经出现
了,例如: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李煜《乌夜啼》)
太田辰夫(1958,226页)举了几个更早的例,下面《六祖坛经》的例句是我们添的:
将军破了单于阵,更把兵书仔细看。(沈传师《寄大府兄侍史》,《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5304页)*
几时献了相如赋,共向嵩山采茯苓。(张乔《赠友人》,7328)
如今得了迎(递)代流行,得遇坛经,如见吾亲授。(敦煌本《六祖坛 经》[830—8607?])②
若道不传,早传了不传之路。(《祖堂集》[952],卷四,78)
这样看来,“动+了十宾”这种句式在九世纪已经出现,但还不常用。
此外,我们知道“动十了+宾”比“动+宾十了”出现得晚。“动+宾+了”这种句式在中唐以后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飞行中鸟击的危害与防范(共48张PPT).ppt VIP
- 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先辈伟人 大单元整体学历案教案 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docx VIP
- 历史记载-中西闻见录15.pdf VIP
- 历史记载-中西闻见录13.pdf VIP
- 医疗文书书写及规范.ppt VIP
-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追寻伟人足迹单元任务群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VIP
- 合力CPCD35-KU5Y4G3 叉车零件图册l.pdf VIP
- 历史记载-中西闻见录12.pdf VIP
- 课前小游戏-看字说颜色(必须wps打开).pptx VIP
- 历史记载-中西闻见录11.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