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嫦娥飞天到登陆火星
火箭發展的思考
王心怡/ 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研究生 / 元長國小 教師
yjes.t845075@mail.ylc.edu.tw
前言
從中國神話故事的嫦娥飛天,到蘇聯將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升空,人類探尋宇宙奧秘的慾望絲毫不曾間斷,人類的飛天夢,在日前美國的火星探測器「精神號」成功登陸火星後,又向前邁進一步,而此刻精神號正在火星上緩緩漫步,探測火星地質、水的歷史以及可能存在的火星生命或其遺跡,這次的火星探測計畫將是未來人類登陸火星的重要基石。火箭的昇空,代表著人類對太空奧妙的探求得以成真,古代天文學家夢寐以求的奧秘,竟然藉著古代的科技產物-火藥,在今日的太空文明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最近一些現象顯示:人類科技在技術、應用上出現極限,破壞力卻可能無限蔓延「科技無所不在,並且以很快的速度增長。可是它們並沒有服侍我們,反而是我們在它們」麻省理工學院電腦科學實驗室主任、研究人本運算的「活氧計劃」推手之一麥可德托羅斯(Michael L. Dertouzos),在他的《科技活氧革命──資訊進入人性化的時代》(The Unfinished Revolution)一書中提出反思。古代火箭、火藥是中國人發明,但由於長期的封建統治,不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致使古代火箭技術未能在中國發展為現代火箭技術,最終只停留在禮花爆竹之中。—基本資料。台北:行政院國科會。
國立成功大學航空太空科技研究中心編印(2001)。遨遊太空。台南。
葛德溫著、柳金譯(1967)。火箭與太空飛行。台北:今日世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