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有机化学与催化-吉林大学课程中心.pptVIP

金属有机化学与催化-吉林大学课程中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属有机化学与催化-吉林大学课程中心

课堂小测验 1、背诵元素名称,写出元素符号:21号—36号 2、VIIIB族(8-10族)元素? 3、镧系元素?稀土元素? 4、锕系元素? 价层电子结构?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 理论结合实际 结构-性质-功能 参考讲义,开阔视野 金属有机化学参考书 1. [日]山本明夫著,陈惠麟,陆熙炎译, 有机金 属化学-基础与应用, 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2. 钱延龙,陈新滋主编,金属有机化学与催化,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3. 马春林,刘道杰,尹汉东,王勇,基础金属有机化学,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4.何仁编著,配位催化与金属有机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5. 宋礼成,王佰全,金属有机化学原理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关于本课程的考核 1. 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20-30%,由作业、小测验和出勤情况等决定;考试(闭卷笔试)成绩占70-80%。 2. 作业由课代表负责收集和发放。周五下午下班前交至化学楼108房间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什么样的化合物算是金属有机化合物? 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历史? 思考:金属有机化学和大家已经学过的“无机化学”以及“有机化学”有何关系(有何异同)? 金属有机化学 化学常被分为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两大学科。过去一般认为前者是研究无生命物质的化学,后者是研究生命物质的化学。 自从1828年维勒用无机物氰酸铵合成有机物尿素以后,人们对无机和有机化学的机械分类已无可适从,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成为必然趋势。 金属有机化学正是两者之间的交叉学科,随着科学理论和实验技术的发展,金属有机化学已成为当今最活跃的化学分支学科之一。 金属有机化合物 金属有机化合物举例 NaCN? CaC2? K3[Fe(CN)6]? 常见的有机配体和齿合度 最早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1827年,丹麦药剂师蔡斯(W. C. Zeise)在乙醇溶液加热回流PtCl4和PtCl2的混合物,然后用KCl和HCl处理所得到的黑色固体,结果分离出一种黄色的晶体。由于当时的条件所限,未能准确表征结构。直到1953年才由红外光谱和X-射线结构分析法确定结构。(对比:维勒1828年由无机物合成尿素;比门捷列夫1869年提出元素周期表约早40年) 第一章 绪论 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领域 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与命名 1922年美国米基里(T. Midgley, Jr.)发现了四乙基铅(PbEt4)优良的汽油抗震性,1923年在工业上大规模生产用来作汽油抗震剂,这是第一个工业化生产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工业上第一次用金属有机化合物作为催化剂的配位催化过程是1938年德国罗伦(O. Roelen)发现的oxo(氢甲酰化)反应,以此开创了金属有机化学中的著名的羰基合成及配位催化学科。 1951年鲍森(P. L. Pauson)和米勒(S. A. Miller)发现二茂铁。凭着威尔金森(G. Wilkinson)和伍德沃德(R. B. Woodward) 以及费舍尔(E. O. Fischer)的智慧和辛勤工作,借助当时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等先进的检测技术手段,二茂铁的结构得以确认为三明治(sandwich)夹心型结构。 二茂铁 1953-1955年德国齐格勒(K. Ziegler)和意大利纳塔(G. Natta)发现了著名的乙烯、丙烯和其它烯烃聚合的Ziegler-Natta催化剂。它使得乙烯在较低压力下得到高密度的聚乙烯。定向聚合技术,不仅使高分子材料的生产上了一个台阶,而且也为配位催化作用开辟了广阔的研究领域,为现代合成材料工业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一发现还是高分子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58年,德国Wacker 公司的施密特(J. Smidt)实现了在钯催化下乙烯氧化合成乙醛的著名的瓦克工艺。 1963年第一届金属有机化学国际会议在美国辛辛纳提(Cincinnati, Ohio)召开,并开始出版金属有机化学杂志JOMC。 1965年威尔金森(G. Wilkinson)合成了铑-膦配合物RhCl(PPh3)3及发现了它优良的催化性能。由伍德沃德(R. B. Woodward,1965年Nobel Prize )和瑞士的Eschenmoser等1972年完成VB12合成,宣告人类可以合成任何自然界存在的物质。 天然的金属有机化合物:辅酶B12分子 天然的金属有机化合物:氢化酶 20世纪70年代,逐渐归纳形成了一些金属有机化学反应的基元反应,从这些基元反应发展成一些合成上有应用价值的反应。例如,美国孟山都(Monsanto)公司鲍里克(F. E. Paulik)实现了甲醇羰化制乙酸。凯姆(W. Keim)发现了镍配合物催化乙烯齐聚合成α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