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民办图书馆开拓者潘跃勇
中国民办图书馆开拓者潘跃勇潘跃勇,这个曾经端着无数人艳羡的“铁饭碗”的教师,下海后以一家狭小的书屋起家,做成了全国第一家民营图书馆。在改革开放的澎湃大潮中,同所有与自己一样怀揣理想的人们一起,完成了自己在这个社会的“华丽转身”。
试水:为不安分的心而上路
1985年,自曲阜师范大学毕业的潘跃勇在众人的羡慕与啧啧称赞中,跨进山东省济宁市东门大街小学当老师,端起了“铁饭碗”。一晃9年而过,潘跃勇从普通班主任升为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然而他慢慢地感到,“平稳的教书生活不是自己要的那种生活”,他需要更加广阔的天地实现自我价值。
1994年,“官运”将至副校长的他走出校门,辞职下海,到济宁市纺织品总厂“打工”,做办公室主任。这是潘跃勇第一次与市场经济“亲密接触”。然而,1998年,在全国纺织品行业“关、停、并、转”的大规模调整中,纺织品总厂停产,潘跃勇下岗了。一向活跃的他陷入了人生中最深的一个低谷,经常去书店借书消愁。
借助于书而回归平静的潘跃勇,慢慢从书中发现了“黄金屋”。当时,整个济宁只有一家新华书店,个体书店也不多,根本无法满足210多万市民的需求,同时书店服务、图书品种等都远远跟不上读者的需求。“开一家服务好、品质高的书店”,这个现在看来几乎决定了潘跃勇一生事业发展轨迹的想法,正在他脑海中越发清晰起来。病中的父亲把自己的3000元积蓄交到潘跃勇手中,不日,济宁市教育学院、济宁市图书馆附近学校密集的地方,又多了一间面积20几平米的书屋。
一个月下来,潘跃勇一算账,居然亏损了1000多元。排行榜上的畅销书,到了自己手里都不畅销了。他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剧烈冲击。
潘跃勇又一次投入到市场调查之中,才发现自己的读者多是周边学生,大多囊中羞涩,更喜欢到店里“蹭书”,虽然市图书馆就在咫尺,却因为书籍陈旧、开馆时间短而不受学生欢迎。于是,他尝试着从各地方收购旧书,拿到自己店里出租,不想大受欢迎。
进行了跟进调查后,结果更令他吃惊而兴奋:济宁的读书环境堪称贫瘠,在这座近千万人口的城市中,只有一所市级图书馆、8所县级图书馆,平均86万人一所公共图书馆。同时这些图书馆藏书少且旧书所占比重大、更新慢,根本无法满足社会日益强劲的读书求知。市党政机关、院校、大企业的图书阅览室也不容乐观,实际使用率极低。而有关资料则明确显示,市场愈发达,经济愈繁荣,对知识的渴求、对技术更新的渴求愈强烈。国家信息部也透出信息:下个世纪,文化娱乐产业将是投资的十大热点之一,是新兴的“朝阳产业”。
搏击:兄弟俩的“鸿门宴”
“我要办一家图书馆!”潘跃勇的野心又一次被激起,这条鲁西南汉子开始了人生最艰难的一次“博弈”。
图书馆向来姓“公”不姓“私”,这是众所周知的。“怎样办图书馆”的问题将潘跃勇抛向困惑的十字路口。
不出潘跃勇所料,因为国家从来没有明确政策允许私人创办图书馆,当地文化局、工商局不敢办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国家也从来没有明文规定禁止私人办图书馆”,潘跃勇以此为借口来回游说文化局、工商局,最后,主管部门在经营范围里做了一点变动,允许潘跃勇经营图书馆业务。潘跃勇第一次坐上了“图书馆”馆长的位置,很多人因此戏称潘跃勇创办的图书馆是“书店升级版”。
执照有了,潘跃勇还面临一系列的具体问题:至少要比小书店大十几倍的场地;足够数量的书;充足的资金支持。但是,他已经为心中的图书馆画好了蓝图:投资80万元左右办一座比较像样的图书馆,力争在一年时间里吸引来1万人,通过办阅览证,按每个阅览证60元的价格来算,可收进60万元;又因为图书馆吸引的人比较多,客流量有保障,如果再经营卖书业务,应该也会有不菲的收入。“这样,一年之内实现持平应该没有问题;如果第二年阅览证数量有所增加,就将有较好的利润。”
也许当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之时,必有一系列的考验与磨砺。在场地、执照等问题全部解决之时,潘跃勇原本说服的两个朋友突然撤资。闻知此时,潘跃勇当时心凉了半截。但是,图书馆还是要做,否则就对不起江东父老。
潘跃勇想拿自家一处门面房的房契在银行作抵押贷款,而母亲死活不同意。于是,趁着母亲去江苏走亲戚,潘跃勇在自家摆了一桌酒菜宴请弟弟。席间,兄弟俩推心置腹,潘跃勇趁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做通了弟弟的思想工作。事隔多年,兄弟俩还时常想起当年的艰辛,而此则被潘跃勇戏称为“鸿门宴”。
在弟弟的“保密”下,潘跃勇瞒着母亲将房契抵押,从银行贷款30万元,开始了破釜沉舟的一搏。
1999年11月1日,潘跃勇的“科教图书馆”在济宁市潘家大楼正式开馆。在济宁这片曾经诞生过孔子、孟子、曾子等一大批文化名人的古老土地上,新中国第一家民营图书馆悄然诞生。
愿景:把图书馆带进市场
“科教图书馆”使中国图书馆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