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届高考考前文综模拟历史试题(二)
2017 届高考考前文综模拟试题(二)
24 .《周礼》载:“以本俗六,安万民,一曰微宫室,二曰族坟墓 ,, ”;对“族坟墓”,郑玄
注:“族犹类也。同宗者生相近,死相迫。”材料中提到的“族坟墓”( )
A .维护了贵族间血缘宗法关系 B.实现了周朝王权的高度集中
C.反映了分封制度的全面推行 D.体现了周人生活的迷信色彩
25 .《史记·货殖列传》曰:“若至家贫亲老,妻子软弱,岁时无以祭祀进醵,饮食被服不足以
自通,如此不惭耻,则无所比矣!”“无岩处奇士之行,而长贫贱,好语仁义,亦足羞也。”
在作者看来,当时( )
A .形成重义轻利思想 B.重农抑商政策实际上没有实行
C.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D.追求财富改善民生应受到鼓励
明初改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
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
A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27.观察下图,根据图中数据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能得到的合理结论是( )
A .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旱灾害次数成正比
B.隋唐政治制度完善导致水旱灾害较少
C.农耕经济发展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D.两宋时期水旱灾害较多导致经济倒退
28. 民国教育家杨昌济认为:“科举之弊,人人能言之,然强迫全国士子以读四书五经,亦未始
无其效。彼多数之读经者,固志在科第,非真有取法古人之心,然沉浸于此不识不知之间,自
隐受古圣先贤之感化”。这一说法旨在( )
A .指出四书五经的不足之处 B.强调恢复科举制的必要性
C.肯定传统经典的教化作用 D.批评知识分子的功利心态
29. “历史上的‘华北事变’, 是指继‘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之后, 1935 年日本侵略军蚕食侵
犯华北地区的一系列事件的统称。华北事变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一个重要步骤。”日本在华北地
区驻军始于( )
A .《马关条约》签订之后 B.《辛丑条约》签订之后
C.1935 年华北事变之后 D.九一八事变之后
30. 1953 年,东北行政委员会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为东北农村编写了《农民速成识字课本》 ,课
文采用类似《三字经》的韵文体:“日月光,照四方,天上明,地下亮,毛主席,共产党,领
导咱,有力量 ,, ”。这说明新中国初期的扫盲教育( )
A .强调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 B.注重对公民的政治思想教育
C.奠定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础 D.激发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31. “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
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
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由此可以得出( )
A .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和社会根源 B.新航路开辟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动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因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32.某思想家认为:人不是完全自由的,但也不完全是一个奴隶, 。就一个人所具有的自由来说,
他需要一种个体道德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这一观点体现了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信仰得救 C.理性主义 D.天赋人权
33. 1862 年,马克思重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他说:“我重新阅读了达尔文的著作,使我
感到好笑的是 ,, 达尔文在动植物界中重新认识了他自己的英国社会及其分工、竞争、开辟新
市场、‘发明’以及马尔萨斯的‘生存斗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