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引导策略及方法.doc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引导策略及方法.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引导策略及方法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引导策略及方法“健康”除了指生理正常无疾病外,还包括心理健康。兼具这两个条件,才能算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埃克里森的理论,儿童出生的第四到第六年是儿童形成健康的独立意识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如果成人能积极鼓励儿童的独立性和想象力,就会有助于培养其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的目的的勇气。反之,儿童就会缺乏自信心,产生内疚感。幼儿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作为肩负“保教”重任的幼儿园教师不能因忙于养护幼儿不让其生病,忙于维护常规,忙于组织活动,忙于传授知识技能,而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客观的认识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之后,我们幼儿园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正确对待幼儿的发展,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民主而又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使幼儿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使幼儿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在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的策略和方法: 一、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幼儿情绪的好坏影响着他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影响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所以教师要注意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请看下面两段实录: 一位幼儿刚走进活动室,看小朋友都在玩,便很高兴的跑到第二组,拉起边上的一张椅子想坐下,谁知“啪”的一声,连人带椅子摔倒在地上。老师生气的说:“你怎么回事?刚到活动室就有事,哪个小朋友像你这样,讨厌。”这个孩子呆呆地睁大眼睛望着老师,不知该怎么办。 一位女孩从洗手间走出来,恰好一个男孩往里跑,便撞在女孩身上,女孩忍不住哭了起来。老师对女孩说:“宝贝,他不是故意撞你的。”接着老师转向男孩:“快,该怎么办?”男孩:“对不起,我不小心。”此时女孩还想哭又忍住了。老师又对女孩说:“你的衣服真漂亮,一定是妈妈买的吧。”女孩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从以上两个实录片段中可以想到这两个幼儿接下来的情景:一个处于恐慌的状态中,而另一个则能以愉快的情绪投入新的活动。造成这两种迥然相异情绪的原因是教师对幼儿所持的态度不同。所以教师应该给幼儿创设一种安全的,使孩子感到轻松、和谐的氛围。要知道,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二、为幼儿创造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心理疏导”环境 这种环境应当是为幼儿特殊安排,经过 教师精心设计,符合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对于产生了敌对情绪或侵犯性行为的幼儿,光靠说理或批评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疏导”策略。 1.音乐角 在这个活动角幼儿可以随着音乐的节奏任意跳舞或大声歌唱。这是一种让幼儿随着音乐旋律发泄不快情绪,并在发泄中逐渐平静心绪的疏导方法。 2.美工角 在这个活动角,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挥笔作画或进行其它美术活动。美术活动是幼儿宣泄被压抑的情绪的最好方式之一。当孩子们尽情挥洒时,他们会被眼前五彩缤纷的色彩变化所吸引,并会在随心所欲的“创作”中体验到愉悦感。这是依靠转移注意而达到疏导的目的。 3、愤怒角 幼儿在这个活动角可以戴上手套任意打击沙袋,也可以在体操垫上任意翻滚。这是依靠消耗体力而达到疏导目的的。 三、家园合作,共同对幼儿进行指导;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方展 当幼儿宣泄了愤怒的情绪之后,他们的心境也许会得到一时的平静,但要真正克服他们的敌对情绪和侵犯性行为,还需要教师采取切实有效的教育措施。如及时检查自己对该幼儿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并同家长取得联系,与家长一起帮助幼儿从情绪困境中解脱出来。在一段时间里,我班一个男孩经常光顾“愤怒角”,经了解,他的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不顾孩子的感受,孩子觉得自己被抛弃了,因此十分气愤。此时我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希望家长注意孩子的焦虑心理,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家园合作,双管齐下,这个孩子又变得活泼可爱了。 四、有意识的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的指导训练 幼儿心地纯真,他们不会掩饰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可以在班内设置“表情卡”,幼儿今天如果高兴,就选一个快乐的表情卡挂在自己的名字下;如果不高兴,就选一个沮丧的表情卡。教师如果发现哪个幼儿连续几天不高兴,就会和家长一起寻找原因,设法改变幼儿的情绪,让幼儿心情愉快的生活。对怯懦、自卑、承受能力较差的幼儿,应给他们一切“抛头露面”的机会,鼓励他们参加有竞争力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使不健康的心理及时得到矫治。还可以每天定时开展主题谈话“今天我最高兴的一件事”,在活动中孩子们的情绪可以互相感染,可以调整每一个幼儿的心理状态。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