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客运专线箱梁C50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客运专线箱梁C50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技术

客运专线箱梁C50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技术【摘要】高性能混凝土已广泛应用于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中,文章以武广梅村梁场C50高性能混凝土配制为例,对混凝土配制原则、原材试验及选定、正交试验设计和配合比的选定进行了阐述,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技术 【 abstract 】 the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hina’s railway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construction, the article WuGuangMei village C50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beam field preparation, for example, made of concrete principle, raw material test and selected, orthogonal experiment design and mixture selected were introduced, for the similar projects for reference. 【 key words 】 passenger special line,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是解决客运专线预力混凝土箱梁结构耐久设计的重要内容。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应用试验是客运专线预力混凝土箱梁试制、试验的关键技术内容之一,是实现结构耐久性设计思想的重要组成部份。如何实现混凝土的耐久性成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关键。在武广客运专线施工中,32m预制后张拉法施工双线铁路箱梁科技含量高,施工难度大,施工工期紧,C5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成为施工关键点,施工前相关试验人员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技术储备工作。 2、混凝土配制原则 2.1 设计依据 客运专线箱梁预制C50预应力混凝土的配制依据是《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设计图纸及施工计划,其技术要求具体为: 2.1.1 水泥、粉煤灰、矿渣粉、砂、石、外加剂和水等原材料的质量要求。 2.1.2 混凝土胶凝材料用、掺和料掺量、水胶比、砂率、碱含量、氯离子含量及容重等配合比参数的限值要求。 2.1.3 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力学性能、抗裂性、耐久性能要求。 2.2 混凝土配制原则 根据《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设计图纸及施工计划,C50预应力混凝土配制原则: 2.2.1 进行原材料的比对试验,确定水泥、粉煤灰、矿渣粉、砂、石、外加剂和水等原材料的质量符合《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的要求,以备C50预应力混凝土的配制。 2.2.2 技术参数确定 2.2.2.1 胶凝材料用量:胶凝材料用量不宜超过500Kg/m3,水泥采用P#8226;O 42.5,用量不宜小于300 Kg/m3。掺和料采用粉煤灰和矿渣粉双掺技术,当采用单掺时,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30% 2.2.2.2. 水胶比:根据目前的试验情况,水胶比用0.29~0.33为宜,由于试验时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调整用水量不可避免,所以试验时水胶比会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变动,试验结果以实际水胶比进行分析。 2.2.2.3 砂率:泵送混凝土的砂率宜在35%~45%之间选择。 2.2.2.4 碱含量:采用砂浆棒膨胀率在0.10%~0.20%的碱-硅酸反应活性骨料时,混凝土的总碱含量之和不应大于3.0 Kg/m3;当采用砂浆棒膨胀率在0.20%~0.30%的碱-硅酸反应活性骨料时,混凝土的总碱含量之和不应大于3.0 Kg/m3,且应在混凝土中掺加具有明显控制效能的掺和料和外加剂;不得采用砂浆棒膨胀率在0.30%以上的碱-硅酸反应活性骨料。 2.2.2.5 氯离子含量:预应力混凝土的氯离子含量(包括水泥、矿物掺和料、砂、石、水、外加剂等所有含氯离子含量之和)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06% 2.2.2.6 容重:混凝土的容重应控制在2400~2500 Kg/m3。 2.2.3 混凝土的性能 2.2.3.1 混凝土的出机坍落度:200±20mm,入模坍落度宜控在160~180mm ,因入模坍落度与入模温度有关,入模温度宜控制在5~30℃,1小时坍落度损失控制在20%以内;扩展度:400~600mm;含气量宜控制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