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地理教案:大气组成、垂直分层与大气热状况
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
大 气
●网络体系总览
●考点目标定位
1.大气的组成成分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大气各层的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大气热力作用的过程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热力环流、气旋、反气旋、三圈环流、季风环流等大气环流形式及成因、地理意义。
4.气温、降水的时空变化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副热带高压脊的时空变化过程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5.气候类型、分布及规律,气候类型的分析和判断。
6.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和地位,气候对其他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气候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7.生活化地理现象的发现、分析、阐释、评价,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南方的梅雨、北方夏季暴雨、江淮地区的伏旱、2003年黄淮地区的洪涝、2004年南方部分省份的干旱等。
第一讲 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和大气热状况
●知识梳理
一、低层大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作用
组成成分
作 用
干洁空气
氧
维持人类及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具有氧化作用
氮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有减弱氧化的作用
二氧化碳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吸收长波辐射,有“保温效应”
臭氧
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影响大气温度
水汽
水汽的相变,产生了一系列天气现象,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
固体杂质
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
1.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人类活动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不断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大量森林被砍伐,从而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2.大气中臭氧总量的减少:随着冰箱、空调的广泛使用,释放出大量的氟氯烃化合物,使大气中的臭氧总量减少。
思考讨论
大气成分的变化能带来哪些危害?
提示:加剧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形成臭氧空洞,危害人体健康。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1.分层依据: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将大气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2.各层特点
垂直分层
高度分布
主要特点
与人类关系
对流层
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人类就生存在对流层底部
平流层
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
①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很小,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上升②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③有利于高空飞行
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高层大气
平流层顶到大气上界
在80~500千米高空,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影响无线电通讯
思考讨论
对流层的高度随纬度有何变化?为什么?
提示:对流层高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低纬度地区受热多,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所及高度大,对流层顶高;高纬度相反。
三、大气的热力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平流层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紫外线;对流层的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
(2)反射:无选择性。反射量的多少与云层厚度、云量多少有关。
(3)散射:有选择性。散射可以改变太阳辐射的方向,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波长较短的蓝色、紫色光最易被散射。
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主要是可见光部分。
2.大气的保温效应
①太阳辐射使地面增温: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后,温度增高,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向外辐射。②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差,但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强,因此地面辐射的绝大部分能量被保留在大气中,使大气增温。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大气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长波辐射,其中的大部分向下射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被地面吸收,补偿了地面的热量损失,起到保温作用。
3.意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使得白天气温不至于过高;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保温作用,使夜晚地面散热不至于过多,从而使夜晚气温不至于过低,对形成适宜于人类生存的温度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思考讨论
云量的多少对气温有何影响?
提示:云量对气温的影响分白天和夜间两种情况。白天多云,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时,被削弱的多(吸收、反射、散射多),故气温偏低;夜间多云,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
●疑难突破
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
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温度上冷下暖。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
造成逆温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种:一是地面辐射冷却。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快,贴近地面的气层也随之降温,离地面愈近,降温愈快,因此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如上图)。这种逆温在大陆上常年都可出现,尤以冬季最强。二是空气平流。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水面上,会发生接触冷却的作用。愈近地表,降温愈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道路工程结算审核方案.docx VIP
- 郭燕舞(医学百事通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docx VIP
- 清代东北驻防官兵装备与操演枪械状况考.doc VIP
- Haier海尔188升风冷定频两门冰箱 BCD-188WDPS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淋膜机安全操作规程.docx VIP
- 消化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报汇报课件.ppt VIP
- 模块3 牵出线调车作业《车站调车作业》教学课件.ppt VIP
- 一种曲面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pdf VIP
-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公布.docx VIP
- 【2024秋季】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