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子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doc.doc

《糜子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doc.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糜子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doc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 61/ XXXXX—XXXX ????? 糜子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 ????? 征求意见稿 ????? 2016 - 03 - XX发布 2016 - 03 - XX实施 ??????????????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陕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佰利、高小丽、王阳、王鹏科、高金锋、朱明旗、杨璞、屈洋、梁鸡保、王斌、王孟。 本标准首次发布。 糜子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陕西省糜子病虫害防控的术语与定义、技术要求及主要防控技术和方法。 本规程适用于陕西省糜子生产中病虫害的预测与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 GB/T 8321.1-8321.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5292 无公害食品 产地环境评价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糜子病虫害 见附录A。 3.1.1糜子病害 糜子从播种到收获的生育过程中,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浸染,或受到不适宜的化学和物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糜子植株或某个器官和组织的生长出现异常状态,造成糜子生长不正常,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糜子病害主要包括黑穗病、红叶病、细菌性叶斑病、根腐叶斑病、灰斑病、立枯病、凸脐蠕孢菌叶斑病等。 3.1.2 糜子虫害 糜子从播种到收获,受到有害昆虫和螨类的作用,使正常生长发育受阻,表现出各种不正常的特征,从而降低了其利用价值。主要包括黏虫、粟凹胫跳甲、吸浆虫、玉米蚜、粟灰螟、蝼蛄、金针虫等。 3.2糜子生育期 根据糜子一生的生长发育特点,划分的5个时期:苗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 3.3病虫害发生危害盛期 农作物病虫害整个发生过程中主要为害阶段。 3.4安全间隔期 最后一次施药至作物收获时必须间隔的天数。 3.5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运用物理、生物防治措施,实施健身栽培,适期药剂防治,对糜子病虫害进行安全和有效的综合防控。在药剂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GB4285、GB/T8321.1-7和NY/T1276规定。 3.5.1物理防治 利用简单工具和各种物理因素,如光、热、电、温度、湿度和放射能、声波等防治病虫害的措施。 3.5.2农业防治 为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所采取的农业技术综合措施,调整和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以增强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创造不利于病原物和害虫生长发育或传播的条件,以控制、避免或减轻病、虫的危害,达到保证作物丰产的目的。 3.5.3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的方法。 3.5.4化学防治 又叫农药防治,是用化学药剂的毒性来防治病虫害。农药使用按GB 4285,GB/T 8321规定执行。 3.5.5综合防治 综合防治是从农业生产的全局和农业生态系统总体观点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协调运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3.6被害率(发病率) 指田间发病的普遍程度,包括株被害率、茎被害率、叶被害率、穗被害率、粒被害率等。用作物的株、茎、叶、穗、粒等受害百分率表示,即调查的发病株、茎、叶、穗、粒总数占调查株、茎、叶、穗、粒总数的比例。 3.7严重度 指发病植物单元上发病面积或体积占该单元总面积或总体积的百分率,亦可用分级法表示,即将发病的严重程度由轻到重划分出几个级别,分别用一些代表值表示,说明病害发生的严重程度。 3.8病情指数 指全面考虑发病率与严重度两者的综合指标。当严重度用分级代表值表示时,病情指数计算见公式(1): DI=×100 (1) 式中: DI----病情指数; i----病级数(0~n); Xi----i级的单元数; Si----i级严重度的代表值; Smax----严重度最高级值,Σ为累加符号,从0级(无病单位)开始累加。 当严重度用百分率表示时,则用以下公式(2)计算: DI=I × S × 1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