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治小儿营养不良(又名疳积)1百24法
治小儿营养不良(又名疳积)一百二十四法
【症状诊断】
小儿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是由身体长期得不到足够的营养
或不能充分吸收利用,使身体长期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而消耗自身的组织,出
现消瘦、发育不良以及全身各系统的功能紊乱。多发生于三岁以下的婴幼儿。
中医统称为“疳”。
小儿营养不良常因先天发育不良、摄食不足、挑食偏食或其他慢性疾病
所引起。具体病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母乳量不足,单纯以粥、米糊或奶糕等碳水化合物喂养,使食物中蛋
白质、热量不足,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2.婴儿断奶前未加辅食,突然断奶或断奶后喂养不当,使营养吸收不足。
3.小儿偏食、挑食,多吃香甜零食,降低了食欲,不愿吃饭菜等主食,
影响了正常进食量。
4.早产儿摄食量不足。因为早产儿生长发育比一般小儿更快,更容易发
生营养不良。
5.小儿患慢性腹泻,使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减少,或患结核病等慢性
消耗性疾病,长期摄入不足而消耗增加,易发生营养不良。
6.小儿患有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病等,身体的营养物质为寄生虫所吸
收,亦可导致营养不良。
由于上述各种原因,身体长期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物质,而正常的代谢仍
要进行,只得消耗体内的脂肪、肌肉等组织,以至逐渐消瘦。
初期患儿只是体重不增,以后体重减轻,皮下脂肪逐渐消失,首先是腹
部,其次为躯干、四肢,臀部、大腿的脂肪早已消失。与同龄的小孩相比,
体重轻百分之十五以上。肌肉松驰无力,皮肤干燥、苍白、弹性差。伴烦躁
不安、睡眠欠佳等。重症患孩则极度消瘦,全身皮下脂肪几乎消失,额部起
皱纹,颧骨突出,外貌像小老头,身高低于正常,伴精神萎靡、表情淡漠等。
营养不良的患孩可伴有营养性贫血、营养不良性水肿、各种维生素缺乏
症等。由于免疫力低下,易得并发症,如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
中医称小儿营养不良为“疳证”,认为疳证是由于乳食不节、喂养不当
或其他疾病导致气液消耗过度,脾胃虚损而致。临床上,常分为积滞伤脾、
脾虚气弱、气血两虚等类型进行辨证施治。
【简易疗法】
1.叶下珠煮猪肝
用料:鲜叶下珠三十克,猪肝一百克。
制法:叶下珠洗净,猪肝洗净,切片,二味加水煎汤。用法:饮汤。功
效:消积理脾。
主治:小儿营养不良,症见面黄肌瘦,毛发稀疏,精神不振,手足心热,
烦躁等。
2.黄鳝炖鸡内金
用料:黄鳝一条,鸡内金六克。
制法:黄鳝去内脏,洗净,切段,合鸡内金加水炖,熟后可加调味品。
用法:连汤服食。
功效:补虚健脾消积。
主治:小儿营养不良,症见面黄肌瘦,厌食,睡时露睛,腹部膨大,或
有低热。
附注:也可每天用鸡内金五至十克,炒焦,研碎,拌在稀饭里让患孩服。
3.莲子锅粑粥
用料:莲子(去心)五十克,饭锅粑五十克,白糖五十克。
制法:三味加水煮成粥。用法:食粥,每次三至五匙、一日三次。
功效:健脾消食。主治:小儿营养不良,症见面黄肌瘦,毛发稀疏,厌
食,大便溏薄,烦躁。
4.大麦粥
用料:大麦米五十克,红糖适量。制法:大麦米侵泡,研碎,加水煮成
稀粥,粥熟后加入红糖。
用法:食粥。每日两次。功效:益气健脾消积。主治:小儿营养不良,
症见面黄肌瘦,腹膨或腹凹如舟,头发干枯,哭声无力。
【拨罐疗法】
取穴:隔俞至三焦俞范围。
治法:以密排罐的间距闪罐至局部皮肤潮红,每一至两日施术一次。
验案:黄某,男性,五岁。不欲吃食五个月余,消瘦,面色不华,夜烦
躁,曾服多种增食助消化药物无效。检查无肠道寄生虫感染,肝、肺正常,
缺锌,轻度贫血。取膈俞至三焦俞范围每侧闪四个罐,每罐位闪罐六至七次
至皮肤潮红,当日食欲略见好转,夜间安静。每日施术一次,治疗三次后,
食欲明显好转,遂改隔日施术一次,共治疗十次,食量恢复正常,夜眠稳,
面色转红。
【敷脐疗法】
1.疳积散药物:杏仁,桃仁、山栀子、皮硝各十克,白胡椒七粒,葱白
(每根寸许)七根,鸭蛋(弃黄取青)一个,白酒五毫升。制法:前五味药
研细末,加葱白捣烂,再加入鸭蛋、白酒调伴均匀,然后用纱布扎成两饼。
用法:外敷神阙、命门二穴,二十四小时后取下。用于小儿疳积。疗效:本
方为已故老中医李坦然先生的经验方,经鲍余生等十多年来数百例的临床验
证,屡见奇效。验案:张××,男,四岁,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八日诊。食欲
不振,精神欠佳,形体消瘦,渴喜饮,腹膨、大便稀溏,日二至三次。检查:
面黄憔悴,发黄易落,白晴青蓝,手心热,指纹色淡滞、青筋已达气关,体
温三十七点六度,大便常规(一)。用上法三天后,饮食增,腹软,口不渴,
精神佳,二便调。继用稚儿灵、婴儿素调服一周而愈。来源:《江苏中医杂
志》(五):十四,一九八七。
2.消疳膏
药物:焦山楂、炒神曲、炒麦芽各十克,炒鸡内金、炒莱菔子、生栀子
各五克。
制法:共研细末,装瓶备用。
用法:以上药适量加开水调成膏状贴于脐中,纱布、胶布固定,每日一
换,五次为一疗程。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