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一代规划与控制系统-3C与电子看板
新一代的規劃與控制系統-3C和電子看板
l 傳統材料需求規劃的問題產品雖然日趨多樣少量化,但在先進的產品設計及製程設計下,零件越來越標準化,共用性也提高了,製程上的準備作業(setup)也簡化了。因此,一個生產線雖然生產多種產品,卻能做到「平準化生產」(level production)。在作生產計畫時也能以速率而非訂單量的方式來進行。這種情況稱為重複性生產(repetitive manufacturing)。APICS對重複性生產的定義是:重複的生產相同的離散(discrete)產品或產品群。藉著生產線、裝配線、或製造單元的使用,讓準備作業、庫存、及製造前置時間最小化。工令單是不需要的;生產排程與管制是以生產速率為基礎的。在重複性生產的情況下,使用傳統的材料需求規劃(MRP, 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有以下問題:1. 作銷售預測時,沒有考慮到產能的限制。傳統的銷售預測僅根據歷史資料及對市場的看法,不考慮工廠產能的限制。這種作法把產能限制丟給產能需求規劃(CRP, capacity requirement planning)去考慮,因此做出來的銷售預測並不真的能生產得出來。營業單位做完銷售預測之後,還要等生管單位做出產能需求計畫才能確定銷售計畫。2. 作銷售預測時,把各產品的預測數量當做是確定的(deterministic)。預測總是不準的,把預測銷售數量當成真的,就無法考慮到萬一預測不準怎麼辦。3. 作主生產排程(MPS, 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ing)時,心裡想的是在某一期間某一產品要生產多少,而不是某一群產品總共要生產多少。個別產品的生產量往往與個別產品的實際需求量差異甚大;總生產量與實際總需求量的差異必定小很多。4. 作材料需求規劃時,是根據主生產排程向下展開的,每一種材料的採購或製造,亦即計劃訂單收料(PORC, planned order receipts),都是為了某一完成品的生產而設的。MRP並未考慮到萬一預測不準,這些材料還是可以用在其他產品上的。在BOM展開過程中,共用件雖然會合併在一起建議發單,但那只是為了批量的考慮,把相同材料的製造或採購合併進行而已,實質上還是認為MPS排多少什麼產品,工廠就得生產多少什麼產品,忽略了人算不如天算、預測永遠是不準的。l 傳統再訂購點法的問題再訂購點法(ROP, Reorder Point)是一種存貨控制方法,可分成定量訂購和定期定購兩種作法。定量訂購的作法是當庫存降到訂購點(order point)時,就訂購一個經濟批量(EOQ, economic order quantity)的貨。定期訂購法設有一訂購期間(TBP, time between purchase),每隔一個訂購期間就發出一張訂單,訂單量為「訂至點」(order-up-to)減當時的可用庫存。本文稍後將再說明訂購點和訂至點的細節。傳統再訂購點法有以下問題:1. 以過去的材料需求為基礎,不是根據未來的材料需求。因此,市場需求量變動時,無法調節適當的庫存水準。2. 以材料本身的需求為基礎,未考慮材料表,不是根據完成品的需求而求出材料需求。3. 客戶偏好改變時,影響產品組合(product mix),進而影響材料需求,傳統再訂購點法純粹根據資料統計,無法因應客戶偏好的改變。4. 沒有考慮到產能限制,有可能在同時間產生大量訂單而無法達成。5. 由於需求不穩定,統計出來的變異數大,導致安全存量過高,帶來太大的材料庫存。l 3C理論簡介1995年,朗訊科技(Lucent Technologies)開始研發3C理論。3C理論的目的是要求出將材料供應到供應鏈中的材料使用點之最佳方法。生產線就是企業的內部供應鏈(internal supply chain);而供應商則是工廠的外部供應鏈(external supply chain)。重複性生產的內部供應鏈準備作業可以忽略,但外部供應鏈則仍須考慮,亦即須根據準備作業成本及庫存持有成本計算經濟批量(EOQ)或訂購期間(TBP)。在重複性生產的環境中,3C可以用來規劃材料需求,取代傳統MRP。3C指的是產能(capacity)、共用性(commonality)、和消耗(consumption):1. 產能:以產能作為材料規劃的基礎,以降低製造費用(overhead expenses)並改善材料補充的績效。傳統MRP未能考慮到產能限制,因此做出來的計畫不一定可行,往往需要耗費人力來調整,也會造成材料供應不順的現象。2. 共用性:利用材料的共用性來降低庫存投資。傳統MRP雖然是根據未來需求而規劃材料的補充,理論上材料一進來就會用掉,庫存極低,事實上卻並非如此。因為「未來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