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法治疗阳虚失眠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阳法治疗阳虚失眠症   摘要:失眠症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1]。中医学认为,失眠症的病理变化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或为阳盛不得入于阴,或为阴虚不能纳阳。但在临床上也有不少因阳气亏虚而致失眠症的,尤其是以老年患者居多。中医在其治疗上有一定的优势,以温阳法治疗阳虚失眠症,安全,副作用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温阳法;治疗;阳虚;失眠症   WHO的一项研究表明,全球约有27%的人遭受睡眠病症的困扰。失眠是中医神志病中常见的一种病证,“不寐”见于《难经?四十六难》,《黄帝内经》中称为“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景岳全书?不寐》云:“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寤……劳倦思虑太过,必致血液耗亡,神魂无主,所以不眠。”临床上阳虚失眠症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或多梦易醒,头晕,神疲乏力,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烦躁不安,心悸心慌,口干喜温饮,大便溏,夜尿多,腰膝酸痛,舌淡边有齿印,苔白,脉细。明?秦景明《症因脉治》云:“心气虚不得卧之症:二便时滑,目漫神清,气怯倦怠,心战胆寒,时时欲睡,睡中自醒,喜热恶冷,此心气虚不得卧之症也。”治疗多以温阳安神为主。   1 中医对阳虚失眠症的认识   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曰:“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但欲寐即欲睡不能,似睡非睡,迷迷糊糊状态。此因阳气虚衰,神失所主。明?戴原礼《秘传证治要诀》云:“不寐有二种,有病后虚弱及年高人阳衰不寐。”《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凡阴阳之要,阳秘乃固。”指出阳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类证治裁?不寐》云:“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而不交阴也。”指出失眠的本质是卫阳运行失常,不能入阴。《灵枢?大惑论》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指出失眠的重要原因是营卫不和。《灵枢?邪客》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满,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指出邪气客于脏腑,卫气不能入阴可致不寐。皆为阳虚失眠症的病因病机提供了理论依据。   2 阳虚失眠症的病因病机   2.1阳虚失眠症的病因 阳虚失眠症发生的原因包括先天禀赋不足,劳倦内伤,饮食不节,久病伤及阳气,年高而命门火衰[2]。在现代社会中,由于许多人生活起居无常,房事劳倦,饮食偏嗜寒凉,日久伤及阳气而致不寐。   2.2阳虚失眠症的病机 《内经》云:“阳虚生内寒。”阳气亏虚,阴寒内盛,格拒阳气,导致阳不入阴,此是阳虚失眠症的主要病机。阳虚失眠症涉及的脏腑主要为心,脾和肾,故分为心阳不足,脾阳不足,肾阳不足。   2.2.1心阳不足 心主血脉,主藏神。《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医效秘传?不得眠》云:“心藏神,大汗后则阳气虚,故不眠。”《蒲辅周医疗经验?辨证求本》云:“心阳虚,则善恐不乐,自汗,心悸,??匀欢?动,少寐。”心阳不足可致心神失于濡养,心神不安而失眠,甚者心阳虚衰,心神随虚阳浮越于外而致不寐。   2.2.2脾阳不足 脾主统血,主运化,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养心安神。脾阳不足,津液失运,聚而生痰湿,阻滞中焦气机,使上下不能交通导致不寐。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也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虚不能升清降浊,影响气机升降和气血运行,气血亏虚,不能濡养而心神不安。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心属火,脾属土,火生土,脾为心之子,心为脾之母,脾胃失和,气血生化乏源,则子病及母,心神失其所养而夜寐不安。   2.2.3肾阳不足 肾为先天之本,肾阳具有推动,温煦等作用,为一身阳气之根本。“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肾阳不足,卫气亏虚,运行不利则不寐,肾阳虚衰,闭藏功能下降,真阳不能潜藏于肾宫,浮越于外,使阴阳不交而致不寐。清?郑寿全《医法圆通》曰:“不卧一证,因内伤而致者,由素秉阳衰,有因肾阳衰而不能启真水上升以交于心,心气即不得下降,故不卧。”肾阳虚衰,不能蒸腾,气化肾水以上济心阴,心神不宁,导致失眠。   3 阳虚失眠症的治疗   阳虚失眠症治疗多以温阳安神为主。《灵枢?邪客》云:“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由于阳虚是本,治当温补元阳;阳浮是标,治当潜降安神。温补人体阳气以使阳入于阴,安潜浮越之虚阳以使寐安。《金匮要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原为虚劳病“男子失精,女子梦交”而设,用于治疗失眠症,起到调节阴阳,安神定志的功效。《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曰:“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