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1竹石.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91竹石

《竹石》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能力 ⑴理解诗中“咬定、青山、立根、原、破岩、千磨万击、坚劲、任尔”等词。   ⑵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竹石》,体会竹子立场坚定、决不动摇、不向困难低头的品质。 ⒉过程与方法 初读诗文,自主感知;读懂古诗,理解诗意;品读赏析,领悟情感。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忍不拔、刚毅正直的胸襟。教学重点 体会竹子立场坚定、决不动摇、不向困难低头的品质。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表露的诗人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忍不拔、刚毅正直的胸襟。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⒈谈话: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是一位画家写的,他同时还是一位书法家、文学家。他就是清代的郑燮。关于郑燮,你了解多少?(学生自由谈,可以介绍有关故事) ⑴写过“难得糊涂”(原意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⑵早年家贫,中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后因帮助县民诉讼得罪地方豪绅而罢官(辞行前,百姓跪请挽留,板桥当即题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做鱼竿”说他两袖清风回扬州吟诗作画去了,表现得十分坦荡、洒脱) ⑶故事:一天,郑板桥听说镇江江心有座焦山,风景优美,栽了许多竹子。于是他每天逛竹林,摊开纸作画,画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竹的形象。那一竿竿墨竹翠茎葱葱,枝叶扶疏,配上一两块清奇古怪的石头,题上几句妙趣横生的诗文,让人耳目一新。 ⒉介绍作者: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又号理庵,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三绝中又有三真:真气、真意、真趣。画擅兰竹,其兰竹深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⒊板书课题,齐读。 提问:是写“竹”还是写“石”?(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二、初读诗文,自主感知  ⒈自由朗读,读通读准,注意停顿,和节奏。 ⒉指名朗读,齐读。  ⒊同桌交流:借助注释,根据自己理解,说说诗文所写。 三、读懂古诗,理解诗意 ⒈再读古诗。 ⒉理解字意: 咬:在这首诗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立根:扎根,生根。原:本来,原本。破岩:破裂的岩石。磨:折磨,挫折。击:打击。坚劲:坚韧、刚劲。任:任凭。尔:你。 ⒊理解诗句: 竹子咬住了青山就决不肯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之中。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不拔,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 四、品读赏析,领悟情感 ⒈品读前两句 ⑴“咬”字极为有力,体会到什么?(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坚韧不拔性格) ⑵“破岩”是什么?体会竹子的生长环境的艰险、贫瘠。 ⑶前两句写竹子的根在山岩中扎根牢固,暗语什么?(暗语作者坚守人生宗旨不改变。) ⑷指导朗读,表现竹子生长环境的艰险、贫瘠。 ⒉品读后两句 ⑴竹子不屈服于哪些?在交流中理解“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 ⑵除了风吹雨打,竹子还会遇到什么折磨?(风吹、雨淋、霜冻、雪落,这就是千磨万击!) ⑶后两句写竹子历经磨难之后,照样坚韧不拔,又暗语什么?(暗语作者历经人生的磨难艰险而操守更坚定。) ⑷指导朗读。 ⒊归纳主题:《竹石》这首诗通过描写竹子扎根在岩石缝中的坚忍不拔的性格,表现了诗人坚定顽强、不畏艰险,刚正不阿的品质。  ⒋表达手法:这首咏物诗,采用了借物喻人、咏物明志(也即借物言志)的写法。(前两行“状物”,后两句“抒情”。)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⒈郑燮的绘画多选竹、兰、梅、菊,其中尤其以竹与兰画得最多,最好。现在你明白郑燮为何如此喜欢画竹,为何还在画上留下这一首题画的《竹石》诗呢?(小结:诗言志) 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有竹,“岁寒三友——竹松梅”也有竹。古人有许多喜欢竹子的,比如有一位大诗人这样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说这话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 ⒊推荐阅读郑燮的另一首竹诗:     竹(清·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⒋背诵、默写《竹石》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