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试验2纸色谱分离几种氨基酸.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验2纸色谱分离几种氨基酸

实验五 纸色谱和柱色谱 [实验目的] 1. 掌握纸色谱的基本原理及其用途。 2. 学习柱色谱的基本原理及其用途,熟练掌握柱色谱的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 一、 纸色谱 纸色谱是以滤纸作为载体,让样品溶液在纸上展开达到分离的目的。纸色谱法的原理比较复杂,主要是分配过程,纸色谱的溶剂是由有机溶剂和水组成的,在滤纸的一定部位点上样品,当有机相沿滤纸流动经过原点时,即在滤纸上的水与流动相间连续发生多次分配,结果在流动相中具有较大溶解度的物质随溶剂移动的速度较快,而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的物质随溶剂移动的速度较慢,这样便能把混合物分开。 二、柱色谱 吸附柱色谱通常是在下端带有活塞的玻璃管(色谱柱)中填入固体吸附剂,从柱顶加入混合物样品溶液,各组分被吸附在柱的上端,然后连续加入洗脱剂,样品在吸附剂上反复地进行着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的过程,吸附时则停顿,解吸时则随着洗脱剂向下移动。由于各组分对于吸附剂的作用能力不同,向下移动的速度也不同,作用能力强的向下移动的慢,作用能力弱的移动的快,随着洗脱过程的不断进行,各组分便得到了分离。 [实验装置] 图1 纸色谱 图2 纸色谱滤纸条点样 图3柱色谱装置 1.层析缸2.滤纸3.展开剂 [课前预习] 柱色谱 、纸色谱 [实验步骤] 一、纸色谱分离几种氨基酸 本实验以饱和水的正丁醇溶液作展开剂,通过实验测出丙氨酸、谷氨酸、苯丙氨酸的Rf值,并分析测定未知试样的成分或组成。 1.滤纸的选择 滤纸的质量应厚薄均匀,能吸附一定量的水,可用新华1号,切成纸条,大小可自由选择,一般为3×20 cm,5×30 cm,8×50 cm等。滤纸用前应经过试验,观察分离效果,色点边界清晰为好。 2.配置展开剂 正丁醇:水:乙酸=4∶5∶1(体积比)按他们用量比例,先将正丁醇与水在分液漏斗中一起振摇10~15分钟,然后加乙酸再振荡。静置分层,下层弃去,上层作为展开剂,将展开剂倒入层析缸内盖上盖,放置0.5小时,使缸内形成饱和蒸气。 3.显色剂 95份正丁醇及5份(体积比)2 mol?L-1的CH3COOH混合作为溶剂,加入茚三酮配成0.1 %的溶液。 4.取5×30 cm的滤纸一张,在距离一端2 cm处用铅笔轻划一直线,在直线上用铅笔轻轻地划4个“×”号,并注上号码1,2,3……,在各点上用毛细管(管口要齐)分别点上谷氨酸、丙氨酸和苯丙氨酸已知样,在第四点上,点上未知样,每加一点样品就用吹风机以温热的风吹干,每个样品点三次。 将层析液倒在一培养皿中(约1~1.5 cm深),先将点好样的滤纸上端夹在支架上,下端放在皿的外边(不要与溶剂接触),盖上层析缸盖。10分钟后,滤纸吸附蒸汽达到平衡,用夹子将滤纸下端迅速放入皿中,溶液因毛细现象逐渐向上渗透扩散,当前沿距样15 cm左右处停止展析,取出滤纸,用铅笔划出溶剂前沿线。晾干,喷上显色剂到刚好润湿滤纸,用吹风机吹干,并在85~90 ℃烘干,则显出紫红色斑点。 (1)计算已知样和未知样各点的Rf值。 (2)根据已知样和未知样各点的Rf值。做定性分析。 二、柱色谱法分离偶氮苯与邻-硝基苯胺 本实验是以小型层析柱分离偶氮苯与邻-硝基苯胺的少量混合溶液。 所用主要仪器及药品为: 层析柱:长25 cm,内径1 cm 吸附剂:市售中性氧化铝(100目,Ⅱ~Ⅲ级)10 g。 淋洗剂:① 1,2-二氯乙烷与环己烷等体积混合液80~100 mL,② 95 %乙醇(备用)。 待分离混合样:1 %偶氮苯的1,2-二氯乙烷溶液与1 %邻-硝基苯胺的1,2-二氯乙烷溶液的等体积混合液约1 mL。 (1)湿法装柱:将洗净晾干的层析柱中注入约为柱容积1/4的淋洗剂。将淋湿的一小团脱脂棉推入柱底狭窄部位(勿挤压太紧),上面加盖一张直径略小于柱内径的滤纸片。将10 g中性氧化铝在小烧杯中用淋洗剂调成悬浊状。打开柱下活塞调节流速约1滴/秒,将制成的悬浊液在自柱顶注入,可敲击柱身以使吸附剂沉积均匀。在此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吸附剂沉积层上面有一段液柱。吸附剂加完后关闭活塞,将一块滤纸片盖在吸附剂沉积面上。 (2)加样:打开柱下活塞放出柱中液体,待液面降至滤纸片时关闭活塞,将1 mL待分离的混合样液沿柱内壁加入。打开活塞,待样液液面至滤纸片时关闭活塞。用干净滴管吸取淋洗剂约0.3 mL沿加样处冲洗柱内壁。再打开活塞将液面降至滤纸处。依上法重复操作直至柱壁和顶部的淋洗剂均无颜色。 (3)淋洗和接收:加入大量淋洗剂,打开柱下活塞,控制流出速度为1滴/ 秒。观察柱中色带下行情况。随着色带向下行进逐渐分为两个色带,下方的为橙红或橙黄色,上方为亮黄或微带草绿色,中间为空白带。当前一色带到达柱底时更换接收瓶接收(在此之前接收的无色淋洗剂可重复使用)。当第一色带接收完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