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往事依依【苏教版】【名师教案】1
《往事依依》名师教案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作品展现的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体会作者丰富的感情。
3.引导学生体会并学习描写人物看画、读书、听课等情状。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把握作者表达的感情。
2.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
3.学习看书、读书、听课等的情状描写。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认识作品展现的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体会作者丰富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
1.每个人都拥有一个金色的童年,每个童年都有令人难忘的岁月。今天,我们就于漪老师的《往事依依》中感受童年的人、童年的事、童年的一切……
2.预习检查,指明学生讲解自己的预习作业,其他学生互改。
3.作者简介,学生介绍,教师作补充。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范读,初步感受作品的情感。
2.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进一步把握作品的感情。(学生点评。)
3.学生默读,并思考问题。
(1)课文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有什么共同点?
(2)往事对“我”有什么影响?
要求:学生交流,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尽量用原文回答,以便更好地回答下面的问题。
4.学生讨论。
(1)作者是怎样把这几件事串联起来的?
(2)你能体会作者写“往事”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三、小结
于漪老师满怀深情地回忆了童年时期读书的几件小事,这些“往事”常常激起“我”青春的激情: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对生活、对家乡的赞美,无不溢于言表。至今,老师的谆谆教导依然激励着“我”: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四、作业
1.完成相关的基础练习。
2.熟读课文。
3.搜集一些歌咏祖国风物或描写四季景物的诗句,准备课上作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引导学生体会并学习描写看画、读书、听课等情状。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
一、复习巩固
1.题目中“依依”的含义是什么?
2.结合作者的经历,说说读书为什么“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二、品味优美的语句
1.交流: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段落,朗读并讲讲自己喜爱的原因。
2.讨论:找出文中的成语,理解意思,并运用成语造句。
3.分组讨论:先小组内交流,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言。
(1)给文中的诗句补充完整,并解释大意。
(2)运用诗句写出了家乡的什么特征?
(3)这一段写出了读书的什么作用?
(4)归结文章语句的特点。
三、欣赏文中听课的情状描写
1.学生默读“听课”这一段,比较两位国文老师讲课的异同。
2.感受作者从两位老师身上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3.本段的写法表现了选材的什么特点?
四、朗读全文
再次体会作者的感情。
五、作业
1.写一段话描述老师讲课或同学听课的情状。
2.摘录文中的优美词句。
【资料宝藏】
1.作者简介
于漪(1929—),江苏镇江市人。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获“特级教师”称号。……在38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努力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坚持教书育人,着力塑造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训练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曾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一百六十多篇,总计五十多万字。主要著作有《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作文讲评50例》、《于漪教案集》、《于漪文体教案选》、《学海探珠》等。她主编了《中学语文备课手册》12册,《高中语文教学指导书》等,另有各种文体的教学录像20部。
2.写作背景
于漪老师是全国著名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应河南《中学生阅读》编辑部一再邀请,她撰写了《往事依依》一文。该文刊登在《中学生阅读》1999年第7期的“追忆黄金时光”栏目上。编入课本时作者对部分文字作了改动。
3.辛弃疾和《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著有《稼轩长短句》。
4.古诗词集锦
(1)描写春天的古诗。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描写夏天的古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釣寒江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