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十四节气之冬季刘新难点
二十四节气之冬季立冬一、节气溯源当路边的白杨落下最后一片黄叶的时候,冬天终于来了。大自然似乎拥有一块神奇的橡皮擦,一夜之间,秋色便不复存在,随着色彩消失的还有树林中曾经的喧嚣和热闹,寂静和萧瑟是这立冬时节自然界唯一的主题。立冬是24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时间是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但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一片沉寂冷清。徜徉在乡间的小路上,依然能感受到一年之中最后的秋意,然而温度却是很低了,只是初冬的阳光更容易让人感觉到温暖。广阔的原野也没有被冬天的冷峻所浸染,农民们依然收获着大自然的馈赠。严酷的季节已经到来,储存过冬的蔬菜水果,是他们每年这个节气都必须要做的事情,也应了那句古话:“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历书中说:“斗指西北维为立冬。冬者终也,立冬之时,万物终成,故名立冬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则说:“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古时候人们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其实,我国幅员辽阔,除全年没有冬季的华南沿海地区和全年都是冬天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同一天开始。(注:所谓历书,并不是历史书,解放前叫“黄历”,古时称为“通书”或“时宪书”,是指按照一定的历法排列年、月、日并注明节气。历书一般由政府颁发,公布来年的年号、节日、节气,反映自然界时间更替和气象变化的客观规律。我国古代历书著名的有《授时历》和《崇祯历书》。)如果按气候学上以下半年平均气温降到10℃以下为冬季的划分标准,则“立冬为冬日始”的说法与黄淮地区的气候规律基本吻合。而在我国最北部的漠河及大兴安岭以北地区,9月上旬就已进入冬季,北京地区于10月下旬也已是一派冬天的景象,而长江流域的冬季要到“小雪”节气前后才真正开始呢。但不管怎样,立冬过后,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可由于此时地表下储存的热量还没有完全散尽,所以一般还不会太冷。晴朗无风的时候,常有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十分宜人。而这时北方冷空气已具有较强的势力,并经常向南移动,有时形成大风、降温并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气。从多年的平均状况看,11月是寒潮出现最多的月份。剧烈的降温,特别是冷暖异常的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健康均有严重的不利影响。所以在这个节气期间,应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做好保暖防寒工作,尤其是老弱病残人士需及时地增加衣服。立冬不仅是收获祭祀(jì sì),置备供品对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祈求保佑,是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有“十月朔”“秦岁首”“寒衣节”“丰收节”等习俗活动。此时,在北方,正是“水结冰,地始冻”的孟冬(指每年冬季的第一个月)之月,在南方却是小阳春的天气。立冬是十月的大节,汉魏时期,这天天子要亲自率领大臣们迎接冬天,对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直系亲属进行表彰,鼓励民众团结一致抵御外敌或恶寇的掠夺与侵袭。在汉族民间有祭祖、饮宴(聚在一起饮酒吃饭,指宴席)、卜岁(就是在一年的开始占卜全年的吉凶)等习俗,用时令佳品(立冬前后成熟的水果等)向祖先祭拜,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人们又一个丰收年,农民自己也获得饮酒与休息的酬劳。立冬习俗有的改了,也有的一直沿袭至今。卜岁,霞浦(福建省的一个县)叫“问苗”(意思就是祈求神灵保佑来年获得大丰收),这天农民相约到龙首山的舍人宫田祖前卜问来年的丰歉(“舍人”shè rén是指官名,战国及汉初王公贵人私门之官;宋元以来俗称显贵子弟为舍人;“田祖”,指农神,也就是神农氏;“舍人宫田祖”,相当于一座寺庙。),举行丰收联欢晚宴,有些乡村则用演戏的方式答谢神灵,欢庆丰收。立冬那一天还要杀鸡宰羊或吃其他营养品,称“补冬”。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全国人民奋起抗日。在寒风乍起的日子,霞浦城关轰轰烈烈开展募寒衣活动,歌唱着《流亡三部曲》《寒衣曲》,那悲壮苍凉的歌声,牵动着干万人的心,沿街民众无不涕泪纵横,纷纷捐物、捐款。寒衣节里的壮举,已时过70多年了,霞浦人民那豪情满怀的热烈场面,至今仍历历在目。(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紧邻立冬节气,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老百姓称之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称为“送寒衣”。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上巳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节”。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父母爱人等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对“立冬”的理解,我们还不能仅仅停留在冬天开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古人对“立”的理解与现代人一样,是建立、开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么简单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避开寒冷的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