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十二课诗经选国学常识诗经风雅颂的比较赋比兴.DOCVIP

第十二课诗经选国学常识诗经风雅颂的比较赋比兴.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二课诗经选国学常识诗经风雅颂的比较赋比兴

第十二課 詩經選 國學常識 294 一、詩經 294 二、風雅頌的比較 295 三、賦、比、興簡介與詩句舉證 296 四、「賦」的運用手法變化 296 五、「興」的運用特色 297 六、齊、魯、韓、毛四家 297 七、詩經與楚辭比較 298 八、蒹葭創作旨趣異說 298 九、詩廢蓼莪 299 作者面面觀 300 一、時代久遠,背景龐博,作者難考 300 二、孔子未必刪詩,但必定審核雅正 300 三、經學的「六詩」和「六義」 301 段落大意 302 一、蒹葭 302 二、蓼莪 302 形音義彙整 303 一、同義詞語 303 二、一字(詞)多義 303 三、形似字比較 305 四、出自詩經的成語 307 五、與至親相關的成語 307 修辭纂要 308 一、互文 308 二、譬喻 308 三、倒裝 308 四、設問 308 五、轉品 309 六、錯綜 309 七、層遞 309 延伸閱讀 309 一、凱風  詩經?邶風 309 二、關雎  詩經?周南 309 三、卷耳  詩經?周南 310 四、月出  詩經?陳風 310 五、漢廣  詩經?周南 310 六、碩鼠  詩經?魏風 311 考題觀摩 311 第十二課 詩經選 國學常識 一、詩經 異稱 又稱為詩、詩三百。 篇數 全書三百十一篇,其中六篇有目而無辭,實存三百零五篇。 作者 非一時一地一人之作,大多數作者已不可考。 年代 大約是西周初期至東周 春秋中葉的五六百年間的作品。 篇名 各篇原無標題,後人取其首句一至數字為篇名。 詩序 詩序分為大序、小序,為子夏所創,東漢 衛宏所寫定。 地位 在文學上為最早的詩歌總集,北方文學的代表,韻文之祖、純文學之祖。 內容 詩經共三百十一篇,其中六篇(皆屬小雅)有目而無辭(只有篇名而無歌辭),詩序謂「亡其辭」,朱熹詩集傳云:「此笙詩也,有聲無辭。」朱熹認為以上六篇原來就只是用笙吹奏的樂曲,本無詞句。兩說孰是,至今未成定論。故實際只有三百零五篇。舉其成數,統稱三百篇。依作成時代而言,依序是頌、雅、風,但自古皆以風、雅、頌稱之。 功用 詩學是君子談吐之所重 孔子教導兒子伯魚:「不學詩,無以言。」(論語 季氏) 女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論語 陽貨) 學詩除了必須應用到內政上,也必須應用到外交上 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論語 子路) 涵養性情、移風易俗 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論語 陽貨) 外交 左傳諸多賦詩言志的場合中得見,當時上自諸侯,下至大夫,必須能賦詩言志,婉曲見義,若因詩學涵養不夠而無力應對,是極其失禮的事。 詩的大用 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論語 陽貨) 二、風雅頌的比較 體裁 篇 數 意 義 內 容 特 性 風 一六○篇 作用:風教、風(諷)刺、風俗。 本義:聲調。 周南、召南、邶(音ㄅㄟˋ)、鄘(音ㄩㄥ)、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音ㄅㄧㄣ)十五國之民間歌謠。 風,就是民歌,因為從這些歌謠裡可以「觀民風」,察知各地的風土人情。 十五國風中除周南、召南、王以外,都是諸侯國名,故稱「國風」。國,周代諸侯的封域。 雅 小雅八十篇 大雅三十一篇 原為樂器之名。 古音與夏相近。中夏地區的語言叫夏言(即雅言);中夏之地的音樂叫夏樂(即雅樂)。 「雅」為正聲、正樂,故雅又有「正」之義。 大雅為「朝(音ㄔㄠˊ)會之樂」。 小雅為「燕饗之樂」。 雅即周王朝朝會宴享的標準音樂。 大雅是西周初年至西周末年的作品,呈現莊嚴肅穆的特色。 小雅是西周中葉至東周初年的作品,呈現歡欣和悅的特色。 小雅六篇有名無詩,分別是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 頌 周頌三十一篇 魯頌四篇 商頌五篇 就是「容」,即祭神、祭祖先的歌舞。 分成周頌、魯頌、商頌三者。 是讚美詩,用於宗廟祭祀,有歌詞、樂曲、舞蹈。 周頌,為西周初年的宗廟樂歌。 魯頌,是春秋前期的作品。魯君為周公子孫,得用天子禮樂祭祀,所以有讚美祖先或神靈的頌歌。 商頌,為春秋 宋國臣子歌頌宋襄公的作品,而宋國是殷商的後代,故稱為商頌。 三、賦、比、興簡介與詩句舉證 筆法 說 明 例 句 賦 敷陳其事,直接敘述鋪陳。即直敘法。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蒹葭)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蓼莪) 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