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腭粘膜组织瓣修复角化龈缺失牙种植患者一例黄元丁李晓东
腭粘膜组织瓣修复角化龈缺失牙种植患者一例
黄元丁,李晓东 (401147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
[关键词] 腭粘膜组织瓣;牙龈瘤;牙种植
[中图法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B
[通信作者] 李晓东,电话:(023E-mail: cqimplant@
缺牙部位有时会伴随角化附着龈的严重萎缩,然而临床上很少有种植医生采取口腔软组织移植方式改善牙龈状况。2011年,我院种植科成功地为一例牙龈瘤术后的种植患者进行了腭粘膜组织瓣转移修复术,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24岁,因“C4,C5牙龈瘤根治术半年后”于2010年12月8日来我院种植门诊,要求人工种植牙修复。患者曾于2009年因牙龈瘤在外院行肿物切除术,术后半年复发累及C4,C5牙根,遂于2010年行牙龈瘤根治术及患牙拔除术,术中去除部分牙槽骨。我院术前CB-CT检查发现:C4、C5牙槽骨高度降低约3mm,C4牙槽骨宽度6.41mm,管嵴距12.8mm,C5牙槽骨宽度7.6mm,管嵴距11.6mm,牙槽窝愈合可。查体:C4,C5缺失,附着角化龈宽度1.5mm,牙槽嵴顶软组织厚度1.6mm,右侧唇系带附着高度与C4,C5牙槽嵴顶齐平(见图1a,b),前庭沟变浅。患者于2010年12月14日在C4,C5牙位植入OSSTEM-GSII种植体两枚,直径3.5mm,高度10mm;4个月后门诊复查,根尖片检查见骨结合情况良好,牙龈组织覆盖种植体顶端。2010年6月18日行“上皮性腭侧软组织移植术”,术中在C4,C5牙位唇侧制备移植受区,在骨膜上方锐性剥离牙槽粘膜瓣,将其连同唇系带根向游离牵拉,修整骨膜表面残留结缔组织(见图2);在B5,B6腭侧切取14*5mm2的非全厚带上皮组织瓣一块,置于受区并与边缘严密缝合固定在骨膜上方(见图3),湿盐水纱布压迫转移组织瓣10分钟,供区以碘仿纱布行反包扎缝合止血,并佩戴腭护板保护。术后2个月,腭粘膜组织瓣完全成活,角化附着龈宽度6mm,厚度4~6mm,唇系带附着完全降至牙槽嵴顶下方(见图4);门诊行二期牙龈成形术,佩戴愈合基台2周后直接取模法制作烤瓷桥修复体(见图5)。
图1a、b 手术前角化牙龈
图2 术中受区预备
图3 术中缝合转移瓣
图4 移植手术后2个月
图5 二期手术后安装基台
讨论
经临床观察发现,牙种植体穿龈轮廓周围的软组织屏障与种植体-骨结合一样,都是决定人工种植牙长期成功的重要因素[1]。有研究者认为,稳定的附着性软组织可以抵抗种植体结合上皮的机械性损伤,防止结合上皮封闭脱离,从而有效地抵御细菌侵入,限制边缘性炎症病损向根方扩散,降低种植体周围炎几率,避免骨丧失和最终失败[2]。相反,附着龈宽度变窄或消失后,残余的牙槽粘膜缺乏缠绕绞联的结缔组织纤维束,活动性极大,将严重削弱种植体周软组织的稳定性和结合上皮的屏障作用,对种植体的长期预后具有不利影响[3]。为创造稳定的种植体周软组织环境,为种植体穿龈结构提供紧密贴合的充足的非活动性附着性组织,重建天然软组织结构,种植修复体获得自然协调的穿龈轮廓,需要在修复完成前进行种植区域的口腔软组织移植[4]。本例中患者因手术切除角化龈和牙槽骨,不但造成附着软组织缺失,更继发引起唇系带生理性运动对软组织封闭的破坏,此外在美学上也有严重影响[5]。硬腭角化粘膜量丰富且下方固有层较厚,可用于增宽附着性牙龈组织带或直接覆盖暴露的种植体基台。本例手术选用厚的非全厚移植瓣(0.75~1.25mm),为同时达到加深前庭沟的作用,保留了受区的粘膜瓣将其根向转移固定。本技术的难点在于:(1)取得厚薄均匀的组织瓣和平坦的骨膜受植床,(2)尽可能在缝合固位时是移植瓣边缘和受植床周缘形成对接,(3)维持移植瓣的术后稳定并保证血供的恢复。在本例治疗中,移植组织瓣成活状态良好,上部后完成后三个月复诊未见继发性收缩。
参考文献:
[1] Anthony G.Sclar.口腔种植的软组织美学[M],戈 怡,陈德平译.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21-125.
[2] Wennstrom J, Bengazi F, Lekholm. The influence of the masticatory mucosa on the peri-implant soft tissue condition[J]. Clin Oral Imlpants Res. 1994:51-58.
[3] 林野,邱立新,胡秀莲,等. 硬腭游离黏膜移植在种植体周软组织结构重建中的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9(1):21-25.
[4] Evian CI, Maseeh J Symeonides E. Soft tissu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