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东山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公示.DOCVIP

苏州东山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公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州东山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公示

苏州市东山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公示 一、规划范围与期限 保护规划范围为整个东山镇域,总面积为96.6平方公里,重点规划区域为历史镇区,面积149.5公顷。 规划期限为2015年-2020年。 二、保护对象名录 地形地貌 “一山七水,多水通湖” 古村落 陆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杨湾(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三山(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翁巷 文物 古迹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6处) 春在楼、怀荫堂、明善堂、轩辕宫正殿、凝德堂、紫金庵罗汉塑像 省级文保单位(7处) 楠木厅及石刻艺术、瑞霭堂、绍德堂、务本堂、诸公井亭、鉴山堂、三山岛遗址及哺乳动物 市级文保单位(42处) 敦裕堂、松风馆、启园、纯德堂、葑山寺、留耕堂等 控制保护建筑(26处) 信恒堂、果香堂、崇本堂、延庆堂、椿桂堂、瑞凝堂等(详见附表4) 三普新发现文物点(160处) 德顺堂、阁老厅、惠安堂、安庆堂、张师殿、夏荷园、西新街钱庄、桐瑞堂、求新堂、震泽底定桥及碑等 历史环境要素 文化遗址 新望越台遗址、演武墩遗址、能仁寺遗址等20余处 古道义路 翠峰路、槎杨路、西坞岭路、演武墩路、渡水桥路等30余条 历史河道 殿泾港、叶巷港、施巷港、渡水港、定向河等历史河道 古桥 镇域范围内保存古桥30余座,列级保护的有具区风月桥、震泽底定桥等6座 古井 镇域范围内保存古井100余口,列级保护的有诸公井、刘毅井等20口 古树 已发现及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共有142株 非物质文化遗产 节庆习俗 正月猛将会(市级非遗)、东山婚俗(区级非遗)、东山城隍会、莫厘峰庙会、太湖渔民祭祠习俗、葑山寺荷花节、东山民俗等 名吃名产 地方名吃 牛舌头饼、白切羊肉、绿豆饺、藕丝饼、三虾面等 传统工艺 东山盆景、竹编、雕刻(砖雕、石雕、木雕等) 原产地 碧螺春茶、太湖三宝、白沙枇杷、乌紫杨梅、佛手白果、洞庭红橘等 民间技艺 碧螺春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东山台阁(省级非遗)、苏式砖雕技艺(区级非遗)、白切羊肉烹饪技艺(区级非遗)、竹编技艺等 历史人物 王鏊、施磐、席温、席梦得、翁笾、席蝦卿、席正甫、席启荪、严家淦等 重要历史记忆 历史事件 宋室南迁、王鏊连中三元、康熙东山行、徐乾学东山奉旨纂修《大清一统志》等 历史名称 胥母山、具区港、震泽县、仰云书屋等 街巷河名 东新街、西新街、殿前、古秦巷、东万巷、通德里、王家门前、施巷港、叶巷港等 三、历史文化价值综述 1、镇村遗存兼具,是环太湖流域湖岛型历史文化名镇和名村的杰出代表; 2、人文历史悠久,是延续万年人文发展史的吴文化发源地之一; 3、自古经济活跃,是宋代以后太湖流域农村经济转向精耕细作、多业并举发展史的缩影; 4、文化兼收并蓄,是南北文化多次碰撞与交融的见证; 5、孕育商帮摇篮,是明清及民国时期洞庭商帮的发源地之一; 6、建筑技艺精湛,是明清香山帮为代表的苏州精美建筑的荟萃之地; 7、民俗文化灿烂,是太湖洞庭两山一带千年传统民俗文化的积淀之地。 四、保护层次 实行分层次保护,建立镇域、历史镇区、历史文化遗存三个保护层次。 五、保护重点 1、重点保护镇域“一山七水、多水通湖”的自然山水格局; 2、重点保护历史镇区“一字大街,鱼骨巷弄”的整体空间格局和传统风貌; 3、重点保护集中体现传统风貌的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文化名村的核心保护区; 4、重点保护各级文保单位、反映传统风貌的古民居、历史环境要素等物质文化遗存; 5、重点保护民俗精华、传统工艺、传统文化及传统人文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六、镇域保护内容 镇域范围内形成“一山七水、一镇三村、两带六区、多点多项”总体保护结构。 七、历史镇区保护 1、历史镇区界定 依据历史文献及历史地图考证,结合古镇空间形态演变分析,划定东山历史镇区范围,即北至启园、太湖湖滨,西至泄洪河,南至法海路,东至紫金路、启园路,总面积为149.54公顷。 2、历史文化街区划定与保护控制要求 规划在东山历史镇区内划定两个历史文化街区,即东西新街历史文化街区和翁巷历史文化街区。 除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之外,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街区保护范围内的传统风貌建筑,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等,保护古树、古井、古桥、埠头、驳岸、池塘、铺地、排水沟等历史环境要素。保持原有街巷的走向、肌理、尺度、原有沿街建筑立面的连续性,不得擅自改建、扩建街道和巷弄。对于部分街巷空间肌理和建筑立面的连续性受到破坏或者不协调的地段,应采取修复措施,按照原状恢复其完整性。对于已被拓宽的人民街区段,应对街道断面进行重点设计,整治两侧建筑立面,恢复传统铺地等。保持街区保护范围内建筑物、构筑物、街巷两侧的外部装饰和生活设施、广告牌匾等与传统风貌相协调。历史文化街区主要出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