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少版六下音乐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苏少版六下音乐教案第一单元 鼓乐传情一、单元教学目标:1、本单元围绕民族打击乐器“鼓”进行一组听唱奏的活动。学生通过欣赏和学唱歌曲,感受乐器“鼓”的作用。2、学生欣赏《将军令》,能感受到音乐的情绪,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锣鼓节奏,能和同学合作演奏锣鼓节奏。3、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能唱出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咿唷嘞啦》,能学着非洲人那样表演歌曲,并表现出歌曲的情绪。4、学习用“鼓”即兴创作鼓乐“滚核桃”“舞龙舟”和自己想象的情景。二、学生状态解读:“长江黄河腾起鼓声,非洲密林鼓语传情”。中国的鼓乐历史悠久、形式多样;非洲鼓励乐奇特神秘,奔放热烈。中外鼓乐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着各自民族的精神风貌与文化特性。七单元 以“鼓乐传情”为题,汇集了若干与“鼓”相关的作品。让学生装通过欣赏 、演唱、创编等音乐活动,初步接触和了解中国和非洲的鼓乐文化,激起对学生对鼓励乐文化的兴趣。三、教材文本解读:本单元选择了苏南吹打乐《将军令》、合唱《缓和留下威风鼓》、绛州鼓乐《滚核桃》以及非洲民间音乐《非洲鼓魂》作为欣赏曲目;选择了《敲起我的小木鼓》和刚果民歌《咿哟嘞拉》两首歌曲作为学唱曲目;另外还为学生们设计了以击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音乐创编与表现活动,力图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产生对鼓乐文化探究的热情。四、课时安排:课时?听?唱?活动?拓展第一课?欣赏音乐《将军令》??1、认识苏南吹打击乐器组合2、念出“将军令”锣鼓节奏。?1、学生讨论知道的民族打击乐器。第二课??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1、学生为歌曲唱伴唱。2、选择歌曲节奏?1、自己制造小鼓并演奏。第三课?1、欣赏非洲鼓乐。?1、演唱歌曲《咿唷嘞啦》?1、用非洲人的动作表演歌曲?1、了解非洲音乐。第四课?欣赏《黄河留下威风鼓》?学唱歌曲《黄河留下威风鼓》?数板:爷爷打鼓。?欣赏古乐《夕阳箫鼓》。第五课?开学准备课???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能唱出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2、学生能用歌曲的最后四小节为歌曲伴奏。3、学生能通过伴唱感受2、3、5三个音在歌曲中的作用。4、能用自己制造的小鼓敲打歌曲中一个乐句的节奏。 教学内容?1、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2、学生为歌曲唱伴唱。3、选择歌曲节奏?4、自己制造小鼓并演奏。教学难点重点?1、本课的难点是:学生用结束句为歌曲伴奏时不能对齐音乐的句子。2、本课的重点是学生能唱出歌曲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教学环节?老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1、导入新课:今天请大家欣赏一首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你能看一看歌曲的内容是什么?学生看书,能说出歌曲 所表现的内容。2、能说一说这个内容音乐要怎样表现。?1、(开放式导入)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对歌曲内容的理解,提出对歌曲情绪的设想。导入新课?1、老师谈话: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你能感受到音乐表现出了怎样的情绪吗?(讨论)2、你能说一说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是由音乐的哪些元素表现的呢?3、在这些元素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什么?(节奏)4、你能打一打乐曲中的一个乐句吗。?1)学生感受的情绪。(欢快热烈的情绪)2)由自己的感受说一说音乐哪些元素表现了音乐的情绪。3、学生能说出在这些音乐元素中哪个元素起了主要的作用。4、学生能模仿打出音乐中的一个乐句的节奏。?1)不同层次的学生能通过三个问题的讨论,对歌曲的情绪、旋律、节奏 有一定的感受。对学唱歌曲起一个铺垫的作用。2)学生能在已有的经验中感知“节奏”在表现音乐的情绪里起了重要作用。(这个问题起到层层递进的作用)3)学生通过模仿节奏就能唱准歌曲 的节奏。新授歌曲?1、听一听音乐,你能听出来音乐是怎样反复的?2、问;你能跟着老师的音乐唱一唱歌曲的谱子吗?你觉得哪些地方比较难唱?3、请你听一听老师用结束句为歌曲伴奏。?1)学生听着音乐说一说歌曲是怎样反复的。2)学生跟着老师的音乐唱一唱歌曲的乐谱。3)学生讨论歌曲演唱有困难的地方,并演唱准确。(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能学着用歌曲的结束句为歌曲伴唱。?1)学生能在听歌曲 的过程中认识这种“反复记号”的演唱顺序并熟悉歌曲解决难点学会歌曲的演唱。2)学生尝试为歌曲配上和声(类比延伸)感受不同形式的演唱。教学总结?思考:今天学唱歌曲你认为与以往有什么时候不同。学生自己总结。
年级?六年级?课时?第、课时教学目标?1、欣赏苏南吹打乐,感受乐曲的情绪变化。2、能认识吹打乐的乐器,并感受乐器的不同音色。3、能按节奏读出锣鼓经。4、能用不同的节奏来表现不同的形象或情景。教学内容?1、欣赏苏南吹打乐音乐《将军令》。2、读锣鼓经。3、创作不同的节奏来表现音乐的形象。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感受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专家共识.pdf
- LY/T 2494-2015_古树名木复壮技术规程.pdf
- 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方案.doc VIP
- gb50444-2023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docx VIP
- 2023年全国卫生监督技能竞赛题库单选题答案公共部分和公共场所学校饮用水.doc VIP
- 质量协议-Quality Agreement-中英.docx VIP
- “十五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docx
- 研究生学术规范与学术诚信(南京大)中国大学MOOC慕课 客观题答案.pdf VIP
- 语法选择15篇-外研版(2025)七年级英语下学期专项复习训练 (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 《建筑结构 物理和设备》必记知识点 【吴工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