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新2016年试析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述评—教学理论论文
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
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
试析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述评
论文关键词:教学效能感 问题 方向
论文摘要:教师教学效能感作为教师教学活动效果和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预测变量,日益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目前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定义、结构、意义、形成、作用模式、影响因素和提高途径等方面。当前的研究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建议应及时解决理论上的困惑,完善研究工具,并进一步细化研究对象。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90年代开始进人我国研究视野。随着社会发展对教育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教育研究领域对教师个体的关注度不断上升,该研究日益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
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的理论缘起有两个,一是Rotter社会学习理论中的控制点概念,认为对学生而言,其自身的影响力超过环境影响力的教师会具有这样一种信念,即教学努力的强化在其控制之中,也叫内部控制;反之则为外部控制。那些相信他们能影响学生成就和动机的教师的效能会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反之效能则处于低水平。二是Bandura社会认知理论中的自我效能感概念。该理论认为,所谓自我效能,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它包括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两个部分。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某种行为可能导致什么样结果的推测,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实施某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受Bandura自我效能理沦的影响,研究者开始关注教师对自己特定教学活动的主观判断。
一、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成果概述
目前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定义、结构、意义、形成、作用模式、影响因素和提高途径等方面。
1.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定义
国外学者较一致的认识是,人们把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定义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Ashton Webb,1986;Gibson8Dembo,1984)。国内学者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定义主要援引国外的研究结论(辛涛,1996)。另外有代表性的定义还有: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在教育活动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教育活动的判断(屈卫国,1999);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能力的知觉与信念(俞国良,2000);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及对教育理论的了解,确认自己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信念(赵福菜,2002)0虽然定义文字的措辞有些出入,但都表达出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的自我判断和教育信念,兼具认知成分和情绪成分。
2.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结构
我国学者运用所编制的教师教学效能量表,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心理结构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教师教学效能感包括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维度(俞国良,辛涛,1995,这与Ashton的教师教学效能感模型相一致。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的认识和评价,即教师具备有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信念(辛涛,申继亮,1995)。个人教学效能感,与早期美国Rand研究机构在教师教学效能研究(Berman,1977;Armor,1976)中所采用的一个特殊项目—“如果真正努力去做,我能教好最困难最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一致。一般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和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辛涛,申继亮,1995),认为,即使在受到显著外在环境限制的情况下,教育仍有可能改变学生。这与早期研究中的另一个特殊项目—“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确实不能起很大作用,因为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业任务的完成依赖于他们的家庭环境”相一致。
3.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意义
国外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学生的成绩、动机和自我效能感相关,而且影响教师投人教学的努力、设置的目标和激情的水平等教学中的种种行为。我国学者研究也表明,教学效能感与教师的教学效果密切相关(林崇德,申继亮,1996);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心理调节能力具有极显著相关(赵福菜,李媛,2002);教学效能感与教师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等自我概念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赵福菜,黄希庭,2002);教学效能感会影响教师职业压力应对策略(徐富明,申继亮,2003);教学效能感会影响教师归因反应模式(赵景欣,2005);教学效能感还与教师的职业责任(林崇德,申继亮,1996),_工作动机、职业枯竭(高峰勤,2007)、工作倦怠(李永鑫,杨谊,2007)等相关。另外,还有学者提出,教学效能感是教师教育观念的核心成分,从一个角度反映了教师素质的高低(俞国良,罗晓路,2000)0
4.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形成与作用机制
Band。指出,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来自四种不同的途径。一是通过以往自身的经验;二是通过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制定手机使用协议书.docx VIP
- 隐形矫正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讲义)解析版.pdf VIP
- 2023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老年人误吸的预防.pptx VIP
- 《Rubis软件2017版》操作手册.pdf VIP
- 标准图集-08CJ17快速软帘卷门 透明分节门 滑升门 卷帘门.pdf VIP
- 消化内科-病历讨论.pptx VIP
- (⼈教2019版)化学 选必1 第三单元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SHT 3525-2015 石油化工低温钢焊接规范.pdf VIP
- Q/CRRC J26-2018- 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禁用和限用物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