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煤矿生产性物理因素和职业卫生
煤矿生产性物理因素与职业卫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识逐渐增加,发现一些疾病的发病原因与生产工作条件关系十分密切,如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下背痛、慢性腰腿痛、腕管综合征、颈肩腕综合征、下肢静脉曲张、脊柱侧弯、各种骨关节疾病等等。随着现代生产工作方式的转变,某些疾病已在逐年减少,如下肢静脉曲张、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和脊柱侧弯等,有些则越来越受到职业卫生学家的关注,如下背痛、腕管综合征、颈肩腕综合征等疾病。这些疾病目前未列入国家职业病名单,但加强对这类就业人员的劳动保护和卫生保健却是十分重要的。
煤矿井下工作面长期处于低温、高湿的状态,工人在这种工作环境中进行高强度劳动作业,出汗多而不易蒸发,有时还在渗水的淋浴下工作,因此容易受寒湿的影响而罹患腰腿痛等病症。重庆市大多数矿井的地质结构属于急倾斜薄煤层,工人长期在固定的半旋转或屈膝弯腰姿势下劳动,使部分腰肌韧带过度劳累,造成局部代谢紊乱、充血和水肿,甚至组织增厚变性或发生慢性韧带断裂而逐步形成累积性劳损。煤矿工业外伤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较为多见,当矿工的脊柱或腰部软组织受伤后,受伤部位可产生纤维变性和瘢痕,肌肉韧带关节发生粘连、增生或压迫神经纤维,可引起腰部平衡失调,脊柱失去正常软组织的保护作用而造成慢性腰部及骨关节等部位的疾病及疼痛。
一、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
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是指煤矿井下工人在特殊的劳动条件下,致使滑囊急性外伤或长期摩擦、受压等机械因素所引起的无菌性炎症改变。1964年,全国人大就提出建议将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列为职业病,同年由劳动部、卫生部和全国总工会发布的《关于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试列为职业病的通知》中,规定从10月1日起将滑囊炎列为煤矿井下工人的职业病。1987年,卫生部等4部门在《关于修订颁发<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的通知》文件中,将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正式列入了职业病名单,但一直没有国家强制性卫生标准,给滑囊炎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多困难。我国每年煤产量约14亿吨,居世界之首。全国煤矿工人约800万,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高发已为公认的事实,为矿工的常见病,并与职业密切相关,严重影响矿工健康,影响煤炭工业快速和可持续发展。1996年卫生部通过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下达了“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的国家卫生标准研制计划。2002年4月8日卫生部正式颁布了《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的诊断标准》,于2002年6月1日起实施。
职业流行病学
1984~1986年间,职业卫生专家对全国9家具有代表性的矿务局和3家地方煤矿49 045名井下矿工的调查发现滑囊炎病例共789例,患病率为1.61%。但因煤层厚薄、作业条件、机械化程度、劳动保护措施等不同,各矿区滑囊炎的患病率悬殊甚大,波动在0.14%~9.46%之间,滑囊炎在煤层较薄、作业条件较差、机械化程度较低、劳保措施较差的煤矿患病率较高,以煤层只有25 ~70 cm厚,煤层倾斜角又大,矿工必须匍匐爬行的南方地方煤矿尤为突出,在重庆某煤矿,矿工滑囊炎患病率高达14.39%。而在对4个矿务局3 526名地面工人滑囊炎的抽样调查中只发现4例,患病率仅为0.11%。
不同工种之间,滑囊炎患病率亦有显著差异,其中以采煤工最高,掘进工次之,辅助工最低。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因多以慢性摩擦受压损伤为其致病因素,故有随年龄增长、井下工龄延长,其患病率有呈逐渐增高的趋势。
病因和好发部位
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多数与长期反复摩擦刺激有关(94.91%),其好发部位共有20余处,好发部位与井下作业姿势关系密切,长期爬行、蹲、跪、侧卧和肩扛等作业的井下矿工,滑囊炎多发于膝、肘、肩关节等长期机械摩擦和受压的部位,与其部位相应的髌前滑囊炎、膝外侧滑囊炎、鹰嘴滑囊炎和肩峰下滑囊炎尤为多见。
临床表现
根据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的特点,按其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穿刺液性质和病程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
1、急性期:有外伤史,或在关节局部受摩擦、压迫初期,急性发作,在关节周围形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部位固定、表面光滑、有波动感、界限清楚、压之疼痛的囊性肿物,X线平片显示软组织阴影,穿刺液为血性渗出液,病程10~14天。
2、亚急性期:关节局部有受反复摩擦、压迫史,或有急性滑囊炎史,局部有不适感,轻度压痛,见有边界清晰的囊肿,常反复发作,X线平片可见局部有钙化点或软骨下骨质硬化现象,滑囊造影显示,滑囊壁呈毛刷样改变,穿刺液呈淡黄色透明粘液,病程为1~3个月。
3、慢性期:长期局部反复摩压受损或亚急性滑囊炎经多次穿刺及药物注射治疗,滑囊逐渐萎缩,局部皮肤有瘙痒、皱襞感,粗糙和胼胝样变,活动时有踩雪音,滑囊穿刺有残存少量滑液,病程为3个月以上。
诊断和鉴别诊断
凡有从事煤矿井下工作职业史,患部有长期、反复摩压或急性外伤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