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工艺传承和发展.docVIP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潮汕工艺传承和发展

潮汕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课题组成员:黄少芸,吴心怡,谢琪,张蔓,林敏雯,谢丽洁,纪桂珠 组长:黄乔 指导老师: 时间:2012-10-4 论潮汕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翠英中学2012级高一(6)班 课题提出,目的 提出:潮汕工艺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工艺精美,绚丽多彩,驰名外中,誉满全球,潮汕工艺有巧夺天工的潮汕抽纱,多姿多彩的潮汕花灯,潮汕剪纸,潮汕银饰,枫溪陶瓷,潮汕嵌瓷,潮汕石雕等等。这些工艺被称为潮汕的三大精华。 目的:早在远古时期就开始出现工艺的生产,随着时间的发展潮汕工艺得以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时代的变革许多工艺由于制作复杂工序繁杂而逐渐退出社会甚至不为现代许多年轻人所了解。为了使我们年轻的一代能进一步了解学习关注潮汕工艺使潮汕工艺,让潮汕工艺得以传承和发展。我们组织展开了“潮汕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性学习。 二、研究方法与途径 1研究方法: (1)研讨法 (2)采访法 2研究途径: (1)上网查找资料法 (2)集体讨论法 三、课题的研究过程 我们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准备阶段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组员进行了一次系统的讨论,确立了“潮汕工艺的传承与发展”这一研究课题,并确立了研究方案根据方案我们制定了有序的活动时间。接着我们分成3组分工进行,第一组:黄少芸,谢琪,吴心怡进行查找质料;第二组:谢桂珠,谢丽洁,张蔓;第三组:林敏雯,黄乔进行资料整理并写成论文。 2资料的搜集,整理 由第一组的同学通过网上搜索或到市图书馆查找资料。之后交由第三组的同学进行整理形成论文。最后交由第二组的同学进行编辑美工并打印下来。 四、课题的研究成果 1历史发展过程: 早在新石器时代,潮汕就已经有了石器和陶器的生产工艺已经具有显著的工艺特点。到了东周时期,潮汕的陶瓷造型和施釉工艺,玉器、木器、青铜器工艺,已具有广东先进水平。东晋时期,青瓷、铜铁冶铸工艺,特别是金银饰品工艺,已形成较强的地方特色。唐宋时期,随着中原古文化的南移和渗化,潮汕的工艺美术得到了发展,如宋代的笔架山(今属湘桥区)出土了大量美术瓷,有栩栩如生的西洋狗、各种人像、菩萨以及座上有英宗、神?宗年号和施主、工匠姓名一类铭文的释迦牟尼像(是宋代广瓷的代表作,也是中国仅见的珍品)。笔架山窑所产瓷器,在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以至巴基斯坦,时有发现,说明当时的生产规模大,并且远销重洋。元代,玉石木雕刻、陶瓷生产规模很大,而且出了不少珍品,产品种类,技艺水平,受到中外人士的青睐,出口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明清是潮汕工艺美术的鼎盛时期,大批工艺美术精品遗存于世,潮汕开元寺大殿龛桌和圆雕《金千佛塔》以及玉雕产品鼻烟壶、玉印、头插、怀古、如意……除了以上这些还有潮汕民间的花灯、嵌瓷、香包、泥塑、剪纸、首饰等,都富有地方特色,驰名中外,成为官民人等不可或缺的装饰品和时节应用品。?????? 2潮汕工艺的种类 潮汕工艺品总类繁多,花样齐全,包括潮绣、抽纱、剪纸、陶瓷、嵌瓷、彩瓷、石雕、木雕、微雕,以及各种竹制品、草制品、藤制品、贝雕、根雕、剪纸、麦杆画、瓶内画、金银首饰、玩具、花灯……。以下我们着重为大家介绍潮汕工艺比较常见的几种: (1) 潮绣(也叫潮州绣)是潮州的主要传统工艺美术品。始于唐代;唐代至五代十国期间广州因未受到战乱的影响,刺绣得到长足的发展;宋代至明代粤绣的技艺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清朝乾隆年间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到鼎盛时期,与苏绣、湘绣、蜀绣同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绣。潮绣,以金碧、粗犷、雄浑的垫凸浮雕效果的钉金绣为特色而标异于其他绣种,有绒绣、钉金绣、金绒混合绣、线绣等品种。绒绣,在各种丝、绸、缎上,以平绣针法用丝绒绣出平的画面;题材多为飞禽、博古,用作画片、挂屏等。钉金绣和金绒混合绣。钉金绣,又称金银绣;以金银线为主,绒线为辅的叫金绒混合绣。钉金绣针法复杂,有过桥、踏针、捞花瓣、垫地、凹针、累勾绣等60多种针法,其中“二针企鳞”针法为其他绣种所无。钉金绣运用垫、绣、贴、拼、缀等技术处理,可产生浮雕式的艺术效果。线绣,纯用丝线平面绣制。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构图饱满均衡,针法繁多,纹理清晰,金银线镶,托地垫高,色彩浓艳,装饰性强,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实用装饰品上、庙堂会所装饰和喜庆活动,深受人们喜爱。 (2) 潮汕抽纱源于潮绣,始于1887年,曾经历二度兴衰。潮州垫绣的独特艺术和新颖风格,受到喜爱新奇的西方人士的悉赏,因而外商、华资纷纷在汕设置洋行及各种抽纱工厂,情况如雨后春笋。使潮汕抽纱在1912-1914年、1936-1941年出现二度兴旺局面。是时,“洋行”、 “公司”在汕遍地林立,抽纱工人遍布崎碌地区,盛极一时。但是,正当潮汕抽纱兴旺发展之际,先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使西方经济受到破坏,销路日衰而停滞下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