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医科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多次活性炭灌胃对大鼠血浆敌敌畏浓度的影响
姓名:袁丽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急诊医学
指导教师:赵敏
·中文论著摘要·
多次活性炭灌胃对大鼠血浆敌敌畏浓度的影响
目 的
探讨活性炭灌胃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作用。
方法
剂量经口敌敌畏染毒,不给予活性炭和番泻叶。B组按35mg/kg剂量经口敌敌畏
染毒,染毒后1小时予活性炭175mg/kg,半小时后再予番泻叶35mg/kg经口灌服。
25.5、33.5、49.5、57.5小时经颈动脉采血0.3ml,用于检测敌敌畏浓度。
统计学处理
血浆毒代动力学数据采用3p97软件进行拟合,计算A组、B、C组毒代动力
学参数。采用SPSSl4.0对A组、B组、C组各时间点血中敌敌畏浓度、峰浓度、
达峰时间、AUC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作为显著性差异。对B组、C组
AUC值与A组比较减少百分比值进行t一检验。
结 果
染毒后单次灌胃组及多次灌胃组血液中敌敌畏浓度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毒代动力学影响为达峰时间提前、峰浓度降低、进入血液的敌敌畏量减少;在短
时间内多次灌胃活性炭比单次灌胃对减少敌敌畏的作用更为明显(PO.05),但
二者在远期影响方面的作用无明显区别(一尸0.05)。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染毒后多次灌胃组及单次灌胃组的达峰时间提前、峰浓度
降低、进入血液的敌敌畏量减少,活性炭可有效地吸附和减少血中敌敌畏量。在短
时期内多次灌胃组疗效优于单次灌胃组,但二者远期疗效无明显区别。
关键词
敌敌畏;活性炭;番泻叶;大鼠
2
·英文论著摘要·
Effectofmulti—-dosesactivatedcarbonfor
Therapeutic
theacutedichlorvosinrats
poisoning
ective
Obj
Assessmentofacuteoraladministrationofactivatedcarbontreatmentof
dichlorvos
poisoning.
Methods
30cleanmaleWistarratswere dividedintothree ABC,the
randomly groups
control doseofactivatedcarbon
group(Agroup),asingle group(Bgroup),multi-dose
activatedcharcoal 0each.A todoseof3
group(Cgroup),1 groupaccording 5mg/kg
not senna.B
dichlorvos oral,but activatedcharc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英语教师及非英语教师课堂交际权力距离的研究.pdf
- 氧化亚氮对七氟醚吸入浓度影响.pdf
- 氟砷暴露对儿童智力水平及生长发育影响调查的分析.pdf
- 在小鼠糖尿病模型中胰岛体积对门静脉门内胰岛移植早期效果影响.pdf
- 急性高血容量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pdf
- 手术去势对前列腺癌患者胰岛素抵抗及释放节律影响.pdf
- TCD观察颅内动脉瘤位置对SAH后血管痉挛影响.pdf
- 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测量指标对血清尿酸水平影响.pdf
- 乡村旅游及村落文化变迁——以黄山市山岔村为例.pdf
- TGF-β1对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病人骨髓成纤维细胞增殖及Smad2、Smad7+mRNA表达影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