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斩断虚假新闻信息循环链
斩断虚假新闻信息循环链对虚假新闻信息扰乱舆论环境的现象,笔者关注已久。仅在本刊的“报人评报”专栏中,就先后发表了《新闻的迷乱与报道的失真》(2009年第7期)、《对舆论监督的监督》(2009年第12期)、《谁该为报道不实担责?》(2010年第8期)、《新闻摄影真假辩》(2010年第10期)、《谨防“三无新闻”》(2012年第2期)等数篇文章,强烈呼吁新闻媒体、特别是主管部门对此问题予以足够重视,并施以有效整治。
最近,一些谣言信息充斥网上,对社会舆论造成危害,主管部门以及各新闻媒体对虚假新闻信息扰乱舆论环境问题予以高度关注。人民日报、北京日报等党报连续发表重要评论,对虚假新闻信息特别是网路谣言口诛笔伐。从国信办到公安部,对造谣、传谣者频出重拳,直至予以刑拘。声势浩大,成效显著。虚假新闻信息扰乱视听的恶劣现象明显减少,虚假新闻信息污染舆论环境的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对虚假新闻信息的治理,绝非毕其功于一役的事,必须时时盯防,立足于打“持久战”。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打好这场“持久战”,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虚假新闻信息产生及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做到有的放矢,蛇打七寸。
经过考察和探究,我们发现,有些虚假新闻信息的产生和传播存在着一个循环圈,呈周期性露头作乱的状态。北京青年报等媒体还将此类不定期循环性反复出现的虚假新闻、谣言信息作了统计和归纳,其中包括:
【大学男生被色诱肾被偷】
这条恐怖的信息在网上频频流传,一名大学男生被年轻女子色诱至酒店,喝酒昏睡醒来后却发现两肾被偷,且最终该男生等待肾脏捐赠无果后死亡。传言还称,此事最近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厦门、泉州等地发生。后经调查,偷肾传言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流传,纯属子虚乌有。这条假消息最远可追溯至1991年4月,美国华盛顿邮报首次刊登一篇关于偷肾流言的调查报告,作者顺藤摸瓜最终发现偷肾故事原来出自一部被退稿的电影脚本。
【乘坐地铁遭遇迷药】
有人在网络上散布,北京市地铁内有女性被人下迷药尾随。经核实,北京警方今年以来仅接报此类报警1件,一名女子称其在地铁内被人下迷药尾随,经民警与报警人核实,报警人承认是其此前看到网上相关信息后过度紧张所致。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对于网上流传的消息,要有所判别,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类似的谣言在深圳、上海等地也曾流传,但上海警方唯一接过的类似报警,事后经医院检测,证明该乘客只是对某种香味过敏,并非遭遇“迷药”。
【艾滋病人滴血传播病毒】
有网友传播“艾滋病人通过滴血食物传播病毒”,经调查,洛阳市李某接到类似短信谣言后,修改内容并进行扩散。郑州市戚某收到这条短信后,将内容散发到互联网并迅速传播。公安机关随后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对李某、戚某给予治安处罚。科学证据表明,艾滋病传播有三种途径,即经血液途径、性途径和母婴途径。自艾滋病病毒发现以来,国内外没有一例经食品传播艾滋病病例的报告。
【智障小孩被割舌头】
有人发微博称,湖北赤壁智障小孩被割掉舌头和生殖器,民政局不受理。后据当地媒体调查,该孩子2007年已被赤壁儿童福利院收养,根本未发生过被割掉舌头和生殖器的事。赤壁福利院也证实,孩子仍在该院接受照顾……
据了解,以上这几类虚假信息都曾在以往的某些媒体或坊间流传过。
本文仅就对此类不定期循环性反复出现的虚假新闻、谣言信息的防范和治理,进行专题探讨,为斩断虚假新闻信息的循环链建言献策:
查出源头,严打始作俑者。对虚假新闻、尤其属谣言信息的制造者,应查个水落石出,予以曝光,公之于众,使之成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让谣言信息的制造者被视同“瘟鸡”,无人敢碰,加之重点盯防,防患于未然。
研究规律把准时机,实施周期性监控。细查那些循环性反复出现的虚假新闻、谣言信息,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在初春及秋冬之交的流行病多发期,时常会冒出某处出现怪病或超级病菌的假新闻;在邻近国家或地区发生地震的情况下,国内某地将发生强震的假新闻也往往会借机出笼;当主管部门对某种假新闻的查处时间相对久远,媒体对此类信息的关注度相对减弱的时候,此种虚假新闻又会操起“你退我进、你疲我扰”的战术再度露头,跟你玩起了“躲猫猫”。为此,我们要研究规律,未雨绸缪、把准时机,对虚假新闻、谣言信息实施周期性监控,这样才能有效地对其防范及精准地对其阻击。
用科学防假,加强相应的科普教育。结合对违反科学常识的虚假新闻、谣言信息的辟谣宣传,普及相关的科普知识,使相关常识深入人心,用真科学去抵制、击退伪科学,使虚假信息传来,没人信,人人嗤之以鼻,最终,这种伪科学、反科学的虚假新闻、谣言信息就彻底没了市场。譬如,关于“艾滋病人通过滴血食物传播病毒”的虚假新闻,原本明明是伪科学、反科学的信息,却广泛传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