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欧阳自远-为了月球上留下中国人脚印
欧阳自远:为了月球上留下中国人脚印“10、9、8……3、2、1,点火!”“嫦娥一号”发射控制台操作手终于按下那红色的点火按钮。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
此时此刻,作为中国探月之路的“领路人”欧阳自远院士十分激动:几十年来,他“跳”出地球,站在宇宙更大的空间范围内来研究地球,就是矢志在月球上留下中国人的脚印……
为了人类的一大步“跳”出地球研究地球
1969年7月16日上午,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肯尼迪角发射场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飞行。
据了解,“阿波罗计划”共进行了6次载人登月,先后有12名宇航员踏上月面,进行各类探测,取回381.7千克月球样品,充分展示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巨大能力。欧阳自远指出,阿波罗工程是当时规模最大、耗资最多的工程,由于阿波罗的出现,导致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包括液体燃料火箭、微波雷达、无线电指导等一大批高科技工业群体的诞生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带动了上世纪20年整个的高新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整个工业的繁荣。
月亮,浩瀚宇宙中的天然星体,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美国宣布新太空计划决定重返月球,欧空局提出建立月球基地的设想,日本、印度、乌克兰、德国、俄罗斯等也相继提出各自月球探测计划。“嫦娥”故乡中国则加快探索月球的步伐,其第一步――绕月探测工程正紧旗密鼓地进行。中国“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对月球情有独钟:“我总想知道月球究竟是什么样子,我很想知道桂花树究竟是怎样的形态,我很敬佩吴刚无止尽的砍树精神,我愿意探求它为什么不能成为我们地球这样生机勃勃、这样繁茂、这样发展的星球。”
当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面上落下他那有着绝对伟大意义的脚步时,他说了一句永恒的话:这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这句话,让地球上的人类看到了梦想成真的希望。
迄今为止,欧阳自远已经做了无数个演讲报告,他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电脑,亲自撰写讲稿,针对不同的对象,写了20多个版本的演讲稿。上至国家部委办的领导人,下至小学生,至少已经有10万人听过他形象通俗而又振奋人心的演说。
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离地球最近的天体,表面保存着自46亿年前形成以来至31亿年以前的地质活动记录,对人们认识地球、太阳系以至整个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历史有重要意义,可以说月球是研究地球起源与演化的最佳“标本”。
据介绍:月球上有丰富的太阳能,因为它一天是14.5天,那么太阳没有任何遮挡,可以无限制的铺设太阳能电池板,所以这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太阳能,只要建3个太阳能发电厂,那永远有一个厂被太阳照射着。“月球没有水和大气,没有生命活动,没有磁场和音响,也没有火山和岩浆活动,几乎没有强的月震发生,是一个固态死亡的天体。但是,月球有弱重力和超洁静的环境,蕴藏了极其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欧阳自远说起这些有些滔滔不绝:“现在呢,科学家们又转移到另外一个方面,给大家以极大的鼓舞,现在以极大的诱惑力大家去探索这么一件事情,就是月球土壤当中的氦-3。假如利用氦-3的话,氦-3是非常好的一种核聚变的燃料,而这种燃料在地球上所有的天然气里面,所有的核武库里面可以提炼的,一共加起来有15吨左右。而月球上的储量是100万吨到500万吨,那么人们已经核算下来,大约全球能源的需求,就是我们现在烧那么多的石油、煤、天然气、太阳能,统统加起来,大约每年需要的氦-3的量是100吨。也就是说,几个汽车都可以拉完了。我们现在全年用石油是一亿五六千万吨,煤是几百亿吨,天然气是多少亿方,那个氦-3只需要8吨,所以这是一个非常诱惑人的前景。这样的话,从月球上把氦-3运回来,用航天飞机运每次可以运13吨回来,也就是说,运一次,中国全年的能源需求已经全部解决。”他预计在30年后,氦-3将成为人类的主要能源,并能让子孙后代使用几万年。
把科研视野由“地底”移至“天上”
“一个人一生的科研道路与自己选择的进取方向关系非常密切,现在最时髦的东西将来也许是过时的,要看到今后10年、20年科学发展的方向。”欧阳自远谈及自己走上“探月”之路时如此感言。
1935年阴历十月初九,江西吉安。欧阳自远的母亲在生他的时候难产,当时欧阳自远的舅父正在旁边屋里念书,正念到“有朋自远方来”的时候,欧阳自远被产钳夹出来了。于是舅父说,这个孩子的出生这么艰难,肯定是来自很远的地方,就叫他“自远”吧。后来他研究的陨石、宇宙尘、月球岩石,都来自遥远的太空,欧阳自远说:“这也许真是天缘巧合。”
小时候,欧阳自远的成绩不错。“那个时候考试都是比谁先交卷子。我可是经常第一个哦!”中学时,欧阳自远即对天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