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拉洋片及拉洋片表演
浅议拉洋片及拉洋片表演摘要:“拉洋片”作为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逐渐成为艺术表演和艺术讨论的重要题材。然而,在20世纪中叶的兴盛之时少有文献记载。直到21世纪,很多人凭靠回忆和少数的实地观看洋片表演,撰写文献。“拉洋片”的主要表演手段便是音乐说唱,不同的艺术家不同的生活背景造就了各自的风格。
关键词:拉洋片;说唱音乐;传统文化
Abstract: that learns “la Yang pian” as an excellent representativ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gradually become the artistic performances and art to discuss important topics. However, in the middle of the 20 th century when the prosperity of the few documented. Until the 21 st century, a lot of people PingKao memory and a few of the field looked YangPian performance, writing literature. That learns “la Yang pian” means the main performance is music rap, different artists different backgrounds made their style.
Key words: LaYangPian; Rap music; Traditional culture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北京民俗“拉洋片”也叫拉大画、拉大片、西洋镜(景)或西湖景,起源于清朝同治年间。拉洋片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除了故事性较强的画片之外,还有时事性、历史性以及苏杭美景的画面。民国初期,北京天桥艺人焦金池(艺名:大金牙)及其弟子使拉洋片盛行一时,深受百姓喜爱。传统曲目有《刘伯温修造北京城》、《水泊梁山》、《庚子年闹义和团》、《水漫金山寺》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表现内容也更加丰富,如《百万雄师过大江》、《除四害》等。经历文化大革命的和现代科技发展的洗礼,拉洋片艺人数量大大减少,如今仅有春节庙会、大观园等几处可见。
早期文献极为稀少,很少有对具体表演进行细微描述的。最早文献是清代杨静亭所著的《都门杂咏》,民国时期仉即吾先生的《江湖春典》,1939年6月9日《新民报》有关于“拉洋片”艺人“小金牙”的介绍。近期文献从上世纪70年代左右才有出现,主要可参阅资料均来源于21世纪初,但是仍旧没有对唱词、唱腔和艺术价值等深入分析,并且大部分文献对洋片寥寥无几的叙述还大同小异。近期文献有司小建在《中国社会导刊》(2005年21期)上刊登《拉洋片唱人生》以及曲艺评论家姚振声在《曲艺》(2009年11期)刊登的《天桥拉洋片与大金牙》等。由于当前文化全球化,我国文化遗产生存环境让人堪忧,国家为加强文化继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文化多元共同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拉洋片”已经作为民俗艺术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人经常会把“洋”当作国外传到中国的东西。其实不然,拉洋片是中国劳动人民的创作的一种娱乐工具,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共分歌舞音乐、器乐曲、综合性乐种、说唱音乐、民间歌曲、戏曲音乐六大类,拉洋片属于其中的说唱音乐。从表演者演唱的曲调分析来看,无论是演唱什么题材,均以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为律制,多使用拖腔和滑音,口语性强,边说边唱。演唱曲调通常以宫、徵为主音,并以主音作为基础发展,有时做回旋式,有时做变奏式,音域的变化范围很小,很适合人们的学习和演唱,也极富特色地表现着老北京音乐韵律。其他音为辅助音,几乎不出现偏音(变化音,如清角和变宫等)。从表演方式分析来看,演唱者边唱边说,时不时会增加一些面目表情,把没看到大片的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演唱的内容上,把看到大片的人们注意力集中到眼前的一幅幅画面上,让里里外外的人都充满好奇和兴致。表演过程中,艺术家会自问自答巧设玄机,既能与观众进行语言的交流,又能不影响演唱。当然不能不提及的就是拉洋片简约有不简单的乐器伴奏:鼓、锣、钹。表演者的嗓音传送距离有限,但这些金属的打击乐器却有着很好的穿透力。也许这也是拉大片的一个招牌,每当庙会时候叮叮当当充满耳朵的便是这几件乐器与拉片的“混声”。拉洋片的鼓一般为板鼓,声音清脆,用来打节奏。无论是伴奏还是合奏,鼓是其他打击乐器的指挥。锣和钹作为鼓点的辅助,声音不干,余音绕梁。这样一来,有了这几件乐器的配合使得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