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尿路感染细菌种类及对抗生素药敏情况.docVIP

研究尿路感染细菌种类及对抗生素药敏情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研究尿路感染细菌种类及对抗生素药敏情况

研究尿路感染细菌种类及对抗生素药敏情况【摘要】目的 探讨尿路感染的细菌种类及对抗生素的药敏情况。方法 对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252例尿路感染患者送检的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137株,阳性率为54.4%,其中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占62.0%,以大肠埃希菌最多,占40.1%,其次为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氏阳性杆菌占32.8%,包括粪肠球菌13株、屎肠球菌12株、表皮葡萄球菌1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真菌占5.1%,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革兰氏阳性菌及革兰氏阴性菌对多数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耐药。结论 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应重视病原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有助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减少耐药菌株产生,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尿路感染;病原菌;抗生素;耐药性 【中国分类号】R7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391-02 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随着新型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病原菌的种类发生改变,致病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加,了解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有助于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便于诊治。我院对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送检的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以了解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并为临床诊断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科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定为尿路感染的252例患者,诊断标准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均有尿频、尿急、尿痛、发热、肾区不适、排尿困难或有膀胱刺激症状。其中男150例,女102例,年龄11-79岁,平均44.5±12.6岁。 1.2 标本采集 尿前清洗尿道四周,女性患者需清洗外阴,用无菌容器留取晨起第一次中段尿,采集的标本及时送检。 1.3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病原菌培养及鉴定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执行,菌落计数要求革兰氏阳性菌104 cfu/mL,革兰氏阴性菌105 cfu/mL,真菌103 cfu/mL。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氏法),判断标准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颁布的标准执行,质控菌株为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的标准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每周采用标准菌株对培养基和药物敏感纸片进行质控监测。药敏纸片为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产品;细菌鉴定板条为美国BD公司产品。 2.结果 2.1 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共分离病原菌137株,阳性率为54.4%,其中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占62.0%,以大肠埃希菌最多,其次为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氏阳性杆菌占32.8%,包括粪肠球菌13株、屎肠球菌12株、表皮葡萄球菌1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真菌占5.1%,以白色念珠菌为主。 2.2 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大肠埃希菌主要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阿米卡星耐药,阴沟肠杆菌对多数抗生素耐药严重,仅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其次为庆大霉素、阿米卡星,而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阿米卡星耐药。革兰氏阳性杆菌对多数抗生素普遍耐药。 3.讨论 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多由细菌引起,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各种创伤性检查和介入性治疗手段如侵袭性操作(导尿)损伤黏膜,可导致医院获得性感染[1]。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引起菌群失调,细菌感染和耐药性呈上升趋势,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 本研究发现,137株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占62.0%,以大肠埃希菌最多,占40.1%,说明大肠埃希菌仍是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这与文献报道一致[2-4]。其次为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分别占7.3%、5.8%、5.1%,均呈现较高的感染率,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已成为尿路感染的重要病原菌,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革兰氏阳性杆菌占32.8%,包括粪肠球菌、屎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肠球菌属为主。近年来,真菌感染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5],作为条件致病菌,它引起的尿路感染的重要性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激素、化疗药物等均增加真菌的易感性。本研究显示,真菌占5.1%,主要以白色念珠菌为主。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新的抗菌药的不断出现,不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菌株的耐药性亦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本组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达94.5%,对复方新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