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乐舞《破阵乐》看唐代音乐的发展.pdfVIP

从乐舞《破阵乐》看唐代音乐的发展.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口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廉玉柱 摘要唐代音乐在中国音乐历史上有着;g.--q-磨灭的地位,是中国古代最为绚烂的篇章。《破阵乐》在唐朝乐舞中可谓是最为繁 盛的音乐作品之一,被称为-3时的“三大舞”之一。 关键词《破阵乐》唐代音乐发展 中图分类号G275.1文献标识码A 中国音乐史上最重要的时期就在唐代,从唐朝音乐的发展可 百药等人做修改,《七德舞》也因此而来了。 以看出当时政局的稳定和经济的繁盛。唐朝当时网罗了当地民间 《破阵乐》的表演形式在《新唐书·礼乐》中有所描述:“左圆右 优秀的艺人,在宫廷中设置了各种乐舞机构如梨园、太常寺等来 方,先偏后伍,交错屈伸,以象鱼丽鹅贯,箕长翼舒,交错屈伸,首 培养他们,古代的音乐和舞蹈就是通过这些能歌善舞的艺人所发 尾回互,以像战阵之形。命吕才以图教乐工百二十八人,被银甲执 展起来的。《破阵乐》受到当时帝王唐太宗的赏识,不仅在当时盛 戟而舞,凡三变,每变为四阵,象击刺往来,歌者和日:秦王破阵 传,还被传至国外演出。《破阵乐》词曲与当时唐太宗的政治思想 乐。”1390太宗还使《秦王破阵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了出来,是根据 和军事理论都有重要的联系,同时它的发展也贯通于唐朝音乐的 太宗自己的阅历和多年征战沙场的经历而作。随之根据这幅图进 发展,其影响程度斐然。 行舞蹈编排,其乐舞规模比前朝还要宏大。乐舞的队伍像一群鱼 一、儆阵乐的起始 一样依次排开,时而又成群随行像鹅鹤一样,时而交错,时而舒 《秦王破阵乐》又名《秦王破阵舞》,是唐代著名的歌舞大曲,最 展,时而变换为首尾呼应又连接在一起。变化队形的时候又做着 初乃唐初的军歌115,t。620年,秦王李世民打败了叛军刘武周,巩固了 战场上英勇决斗的动作,唱着雄壮威武的歌声,都身披盔甲手执 刚建立的唐政权。于是,他的将士们想要为李世民唱赞歌就用旧 戟,做出相互击刺的动作。表演时服装统一,声势浩大,多在郊庙 曲填入了新词,《破阵乐》就因此而生了。主要词句有:“四海皇风 祭祀。军队凯旋等场合中使用。 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主圣开昌历,臣忠奉 二、《破阵乐的创作思想 大猷;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这首乐曲是李世民登基后亲自 《秦王破阵乐》乐舞排练由吕才指挥。吕才,博州清平人,唐代哲 修改的,再经过宫廷艺术家的加工、整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富 学家,唯物主义思想家、无神论者以及音乐家,是位多才多艺的学者 丽堂皇的大型乐舞。龟兹的音调也糅进了原有的曲调中,动听而 和自然科学家。贞观初年(626),他奉太宗御诏参论乐事。每逢太宗 婉转,高昂而又极富号召力。同时有大型的宫廷乐队伴奏,大鼓震 宴请群臣的时候就会命吕才以诗谱曲编舞哪。《秦王破阵乐》则是他 天响,传声上百里,气势雄浑,感天动地。文武百官看了这个歌舞 和太宗的合成之作,太宗负责编舞,他负责指挥排练,吕才会在不改 后都激动不已,异常兴奋。乐舞是当时中华民族鼎盛时期的象征, 变太宗原始创作思路的前提下进行二次创作。二者都可以说是此乐 气势非凡。诗人自居易在《七德舞》一诗中,对《破阵乐》的乐意以 舞的编导。唐太宗的军事战略和治国安邦的思想都体现在他的创作 及李世民的文德武功都做了全面的概述: 之中,有人认为太宗创作此乐舞是为了向后人炫耀自己的丰功伟 七德舞,七德舞。传自武德至元和。元和小臣白居易,观舞听歌 绩,往深层解析,还有另外一层原因。 知乐意。乐终稽首陈其事: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擒充 功成作乐的传统和习惯是自古历代统治时期都会存在的,其中 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 对周代乐舞影响的舞蹈则来自于六代,后来历代乐舞都是受六代当 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亡卒遗骸散帛收,饥人卖子分金 中的文舞、武舞的熏陶。夸耀统治者的清明昌盛以及统治者的文德 赎。魏征梦见天子泣,张谨哀闻展日哭。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 武功都从六代乐舞的演出形式得以体现。其中也包含着教育国子和 来归狱。剪须烧药赐功臣.李勤呜咽思杀身。含血吮创抚战士,思摩 祭祀礼仪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特定的政治含义和功用都涵盖在六 奋呼乞效死。则知不独善战善时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