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GeoChem5-3
* 硫化物矿床是地壳中分布极其广泛的金属矿床,几乎全部有色金属和贵金属及部分黑色金属都赋存在这类矿床中。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矿床学家都将注意力集中到现代成矿作用和成矿模拟试验研究方面,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成矿模型。 研究得比较清楚的硫化物矿床氧化带,是以黄铁矿和黄铜矿为主的铜矿床,尤其是对细脉浸染型斑岩铜矿床次生富集规律的研究。后来又扩展到对铅、锌、金、银、钴、镍等硫化物矿床氧化带的研究,并应用化学热力学和动 力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和探讨表生成矿过程。 * * 金属硫化物矿床易遭受风化,在良好的风化作用条件下,可以呈现垂直分带,即从地表向地下深部分为氧化带、次生硫化物富集带和原生硫化物带。它们的发育程度与地下水有关,其特点为: * * * * * * * * * * * * * * * * * * 从图3.14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常见硫化物在氧化带中的变化及其与水溶液性质的关系。图中对铜、锌、铁三种金属元素在不同环境中的稳定形式和矿物类型、各氧化带的边界以及硫化物的稳定性等作了定量地判定。在图中由A-B-C用虚线连结的三角形中,点A代表还原环境,是硫化物稳定区;如果硫化物与水溶液氧化反应形成次生硫化物、氧化物和碳酸盐类矿物,则在B处稳定;这些次生矿物搬运到还原状态中的C区,由于消耗H2S04和HCO3-并形成次生矿物,溶液将趋向中性,即次生硫化物是在近中性的环境中生成的。 * * * 次生富集带:分布地下水流动带。从氧化带淋滤出来的某些金属硫酸盐溶液渗透到潜水面以下,在还原条件下,与原生硫化物或与化学性质活泼的围岩(如石灰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次生硫化物,从而增加了原生矿石中某些金属的含量,使有用金属富集,故称之为次生富集带。 1. 硫化物矿床氧化带的分带性 原生带: 分布在大致相当于滞留水带。原生硫化物没有遭受风化。 1. 硫化物矿床氧化带的分带性 硫化物矿床的类型虽然多样,但主要硫化物矿物的种类相似,地表的氧化还原条件也相近。因此,氧化带中硫化物的氧化主要有以下方式: 黄铁矿的氧化(1): FeS2+7/2O2+H2O=FeSO4+H2SO4 (含氧地下水) 2FeSO4+H2SO4+7/2O2=Fe2(SO4)3+H2O (硫酸铁溶液) 2. 硫化物在氧化带中的氧化方式 黄铁矿的氧化(2):FeS2+Fe2(SO4)3=3FeSO4+2S 黄铜矿的氧化:CuFeS2+2Fe2(SO4)3=CuSO4+5FeSO4+2S 闪锌矿的氧化: ZnS+4Fe2(SO4)3+4H2O= ZnSO4+8FeSO4+4H2SO4 2. 硫化物在氧化带中的氧化方式 方铅矿的氧化: PbS+Fe2(SO4)3+H2O+3/2O2= PbSO4+2FeSO4+H2SO4 银的氧化: 2Ag+Fe2(SO4)3=AgSO4+2FeSO4 所有的硫化物均可被氧化成可溶的、微溶的或不溶的硫酸盐类 2. 硫化物在氧化带中的氧化方式 铁与锰在给定的Eh和pH条件下几乎不能进人溶液,因为它们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呈高的氧化态而不能溶解。这些组分就被留在露头上形成褐黑色的“铁帽”。在还原条件下的酸性溶液中铁和锰既不沉淀也不会被还原成自然金属,而可能被大量带走. 2. 硫化物在氧化带中的氧化方式 银将作为氯化物,(角银矿AgCl)沉淀下来,或者还原为自然银 汞在强还原条件下被还原成球状液态的自然汞和汞的不溶化合物(HgCl、HgO和Hg4OC12等); 铅和镉生成不溶的碳酸盐矿物(PbCO3、CdCO3)和铅的不溶硫酸盐矿物; 锌的碳酸盐溶解度也低; 部分铜以碱性碳酸盐矿物的形式残留下来。 2. 硫化物在氧化带中的氧化方式 次生富集带:分布地下水流动带。从氧化带淋滤出来的某些金属硫酸盐溶液渗透到潜水面以下,在还原条件下,与原生硫化物或与化学性质活泼的围岩(如石灰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次生硫化物,从而增加了原生矿石中某些金属的含量,使有用金属富集,故称之为次生富集带。 1. 硫化物矿床氧化带的分带性 溶于水的硫酸盐类被潜水从氧化带渗透下来,渗透水溶液中的金属与原生硫化物中的金属间可进行置换。这种相互交换严格地按照元素亲硫性减小的顺序进行:Hg-Ag-Cu-Bi-Cd-Pb-Zn-Ni-Co-Fe-Mn。总是排在序列前面的金属元素将排在其后的金属元素从硫化物中置换出来,使之生成硫酸盐,同时原来溶解的金属硫酸盐被还原成硫化物。 3. 次生硫化物富集亚带的形成 例如,硫酸铜溶液可以置换黄铁矿,而不能置换辉银矿。 由于交换过程在地下较深处进行,温度较高,硫化物氧化反应又是放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研究.docx VIP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精选试卷-附答案.doc VIP
-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混合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docx VIP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政治试题及答案(武汉四调).pdf
- Unit5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pdf
- 陕西财政云单位核算系统使用手册.docx
- 【营销策划】2024奥迪品牌技巧分析中英双版.pptx
- 肥胖诊疗门诊建设专家指导意见(2024年版).pdf
- 2024奥迪品牌技巧分析中英双版.pdf
- 2024 奥迪分析 : 奥迪品牌、技巧、平台等奥迪分析师日 2024.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