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史海探踪:殷商遗民去往何处?
商朝灭亡之后,惨遭灭国之痛的商人的去向一度成为人们关心的一个问题,至今仍有多种说法争论不已。有的学者认为商人在箕子的领导下东渡朝鲜,对古朝鲜半岛进行开发治理,为古朝鲜的发展和形成国家做出了贡献;有的学者认为一部分商人在征伐东夷的将领攸侯喜的率领下,越过茫茫的太平洋,到达美洲,并在美洲安居下来。学者认为,“印第安”几个字的发音类似“殷地安”,表达达了商人对幸福安定生活的向往。这些对商人去向的种种猜测,虽然一时无法解开历史之谜,却颇能引起人们的兴趣。
箕子率众定居朝鲜 周灭商后,周武王劝箕子归顺周王朝。箕子缄口不言,不愿为周王朝服务,还要求远离让他伤心的故国,到遥远的北国去。武王非常佩服箕子的操行,便向箕子询问应该怎样顺应天命来治理国家。于是箕子写了一篇文章《洪范》给武王。箕子在《洪范》中详细地总结了商朝的腐败以及商朝灭亡的经验教训,劝诫周武王一定要实行德治。武王为了表达对箕子的敬佩之情,答应了箕子的请求,将朝鲜作为箕子的封地送给了他。箕子要去的这个地方,就是朝鲜半岛。 箕子的封地,包括今中国辽东半岛的东部与今朝鲜半岛的北部。从古代中国与古代朝鲜的历史记载以及考古、民俗资料都可以证明箕子与箕氏王朝开发朝鲜的历史。中国记载箕子开发朝鲜历史的书籍主要有《尚书大传》、《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史记》和《尚书大传》都记载了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的事。如史记《宋世家》云:“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之也”,《朝鲜鲜于氏奇氏谱谍》也载:“武王克殷,箕子耻臣周,走之朝鲜,殷民从之者五千人。” 箕子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率众从朝歌出发来到朝鲜半岛后,一部分不愿做“亡国奴”的殷商遗民也纷纷追随他离开中原。他们在朝鲜半岛,与当地土著居民和睦相处,并相互交流、相互通婚,将中原地区较为先进的耕作技术传授给他们,使朝鲜很快从原始氏族部落进化到奴隶社会,并为后来形成一个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箕子还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建立了商人的流亡政权,同时也是朝鲜半岛历史上第一个信史记载的王朝“箕子朝鲜”,并得到周朝的承认。箕子在朝鲜建立的箕子王朝历经800年,因建都的地方就在今天的平壤,因此平壤也被称作“箕城”。王朝的最后一个国王箕准被卫满篡位后又南下立国200年,开发了半岛的南部。今天的朝鲜民族,也可以说是箕子的后代,今天的朝鲜文化,其实就是殷商文化的遗留。箕子远走辽东,把中国文化的阴阳、八卦、五行、天干、地支等观念带到高丽,所以韩国现在的国旗,用的就是《易经》八卦中的四卦:“乾、坤、坎、离”分别代表天、地、日、月,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箕子死后,朝鲜人民建庙纪念他,平壤市内至今仍有箕子陵,据说还是平壤的一大胜景。1996年秋天,韩国宗教界知名人士佛心道文到郑州办事,还专程赴淇县子庙认祖归宗,表达自己深深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印第安人,弃国远去的殷商移民? 周武王攻破朝歌,商纣王鹿台自焚。这时商军统帅攸侯喜率领的商朝主力军10万人,在林方、人方、虎方等地的15万人以及作战工具涕竹舟、涕竹笋等突然全部失踪,下落不明,成为千古疑案。 25万殷商军民到哪去了呢?然而,几乎就在商军民失踪的同时,在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突然兴起了一股具有强烈殷商文化色彩的奥尔梅克(Olmeca)文明。商军民的失踪和奥尔梅克(Olmeca)文明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 据考证,殷商末年,商纣王致力开辟东夷、虎夷(人方、林方、虎方)等地。大约在公元前1045年,殷历正月间,殷纣王由山东人方回殷都朝歌过年,甲子日这一天,周武王率大军渡过孟津,纣王的军队因征伐林方而留在了东夷,仓惶中只好将70万奴隶武装起来,试图抵挡周武王的精锐部队,双方大战于牧野。之后,商朝灭亡。 殷商还处在我国的奴隶制时期,根据当时的习俗,战败的一方要整族沦为奴隶,为战胜者服务,受他们宰割,这当然是商人所不能接受的。因此,商朝灭亡之际,留在东夷的商军民为了逃避沦为奴隶的悲惨境地,便决定东渡。 从攸侯喜所率军民留驻东夷人方的地理位置看,“人方”处在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隔海相望。由于中原地区已被周朝的军队所占领,由陆路向北再向东已不可能,所以,商军民夺海东渡便是唯一的选择。 综合古代美洲出土文物和印第安传说推断,当年商人是这样东渡美洲的:进攻东夷的商军和军属殷民面临亡国被围困的险境,商军统帅攸侯喜和摩 侯决定,组织商军民越海东渡,东迁日出之国。他们将25万商军民和东夷百姓,分作25部族,分五路行动,每路中都有方夷舟师领航。大约每五族由一个王族率领。这五个王族即飞鹰族、飞虎族、飞龙族、飞蛇族、乌兔族。为行动方便,分别由攸侯喜和摩 侯率领泛海东渡。东渡大军可能分成帆舰队和涕竹舟船队的混合编队。军官和贵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