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费者体学习之一
消费者体验学习之一找准对象:什么是用户?估计90%人不知道一个号称千万用户的公司,靠投资的钱度过了两三年,接着开始用用户变现的时候,结果傻眼了,收入只有几万块,于是大家都傻了。这个是什么问题?估计很多人不知道,有的人说的是变现的方式问题,有的人说是策略问题,其实最根本的还是用户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有一个很明显的原因,就是他们所称的用户不叫用户,或者根本不是用户。很长一段时间来,很多人对用户特征的识别出现了很多误区,以至于把不是用户的用户当用户,做了很多无意义的工作。在当今互联网创业的范畴里,有很多夸大其词的用户,我就举几个例子说说。误把把pv当用户曾经碰到一个做游戏社区的人,侃侃而谈,说我们做的社区活动,有几亿的pv用户,有时候一个活动的用户都上亿,我一听,用户量这么大,收入至少和微信差不多了,一问,你们靠什么盈利,对方说没有盈利,有投资。这种情况就属于误把pv当用户,并不停的对外宣传,最后把我都惊呆了,让我很佩服,于是下载对方的App一看,傻眼了,他所说的活动就是类似h5的活动页面,比如一个小调查,一个星座投票,可以分享到朋友圈,分享到微博,然后这些被分享的页面会产生很多pv……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其实这些不是用户,他们只是访客,甚至可能访客还算不上,这些用户90%不能为企业带来收入,他们只是微信的用户,或者只是微博的用户,如果按照独立ip算,接着再按照真正激活用户算,接着再按照忠诚用户算……我想没有几个,在将来有一天如果涉及到变现,估计就更少了。误把下载量当用户之前看到一个App发pr文章,庆祝某某下载量突破5000万,看完我都笑了,下载量真是一个太虚的数据,用一个简单的程序,刷一刷不就得了,估计十分钟的事情,或者找到程序后台的人改个数字就行了。当然,还有更奇葩的宣传文章,活跃用户比注册用户还多,一个App注册用户100个,然后活跃用户有200个,还找风投投资,也不知道这个用户的逻辑是如何计算的。这样的情况有很多,主要是不专业,或者为了忽悠需要。如果你的下载量真的有5000万,就算是用户的下载量,但是从下载量到用户还是有一段很长的路,用户可能不小心点击了一下就被计算下载了,其实用户并没有下载,或者用户下载了,没有下下来,中途中断了,可能也会被记入下载,还有就是用户下载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并没有安装,或者即使安装了,却安装失败了,或者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遇到的太多了。在下载量到用户之间的转化率上,根据软件包的大小,软件的质量,注册限制,到最后可能只有1 %,1% 再按照日活,月活算下来,真正能留下来的屈指可数了。因此,不要总认为那种有几千万下载量的App,这是个非常虚的数字,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误把刷的量当用户随着App的火爆,App推广也火了起来,然后很多耍刷量刷用户的生意也好了起来,很多人明明知道是假的,却还执意而为之,可能是为了打工,给老板看吧,其实有时候老板也知道是假的,估计是给投资看吧,然后投资人再给lp看吧,最后成功的从lp哪里赢得了收入,然后泡沫到来,公司倒闭,大家又换另一个领域创业去了。有的人把上市套现做为目标,有的人却想把企业做成百年企业,这就是假老板和真老板的区别。所以刷了很多假用户,太没意思了。关键是还把这些用户当用户,到处宣传成功经验和方法,这真是误人子弟啊。误把活动用户当用户现在很多公司为了用户,用了很多激进的方法,比如送代金券,抽奖,地推送奖品,发红包等等,目的都是为了拉用户,但是他们拉的真的是用户么,就像行业人说的一样,大部分是薅羊毛的,并不是真正的用户。比如前几天看见某快车在做地推,招司机,方式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参加,随便填个车牌号和姓名,就算是一个车主,就算是一个用户,一会就看到一群人围着领奖品。这样推广的车主能算用户么,能为将来的乘客服务好吗?我们需要打个问号。还有的就是看到某拼车在国家会议中小,做地推,抽红包,装一个App送个红包,然后装过的用户基本都卸载了。另外,某邮箱推App的方法更奇葩,一打开邮件就收到抽奖活动,然后告诉你获得了一个抽奖码,接着会告诉你,想看有没有中奖,就要下载客户端,这样的玩弄用户,用户能为你买单么?不得而知。……当然了,还有很多人都误认为自己有很多用户,其实那些都是假的,当有一天你准备变现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烧了好几千万甚至上亿所带来的所谓的用户,一天只能给你带来上万的收入,这些收入甚至连一个员工的工资都不够。所以说,真正的用户不是那么容易得来的,而是有一个缓慢积累的过程。看看那些昙花一现的App,瞬间就获得了大量用户的脸萌,足记等,你就知道他们所谓的用户是多么不堪一击,当然还有很多,如果没有所谓的风投支撑,能活下来的App能有多少,估计结果不堪一击。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用户呢?通过案例我们会发现如下三个特征。能产生变现的用户曾经在网上看过一段子,说的是借钱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