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万天丰-中国区域大地构造之十一(q2-4)
第十一章 新构造期构造演化 0.78 Ma - 中更新世 - 全新世 Q2 - Q4 新构造期Neotectonics 定义: 奥布鲁契夫,1948年提出. 他把新构造运动定义为造成现代地形的构造运动 (新近纪以来), 后来发现问题 丁国瑜:自第四纪开始 大型工程地基问题引起 新构造运动研究的发展(千,万,十万年) 从构造演化来看,中更新世-早更新世之交,0.78 Ma 以来比较妥当 一个刚刚开始的新构造阶段, 特征全新 作用强度不大,影响很大 中更新世 - 全新世 0.78 Ma Q2 - Q4 欧亚与太平洋、印度、菲律宾海板块间的互相作用 应力作用方向:东部 近E-W 西部 近N-S 差应力值: 18.6 - 29 MPa 板内缩短速度: 0.26 cm/yr (据岩浆岩成分) 0.32 cm/yr (据断层平均滑距) 一、板内变形与现代构造应力场 板内变形微弱 褶皱最发育地区: 台湾西部及海域 已发现105个褶皱 轴向NNE,两翼 倾角变化大,不少 被逆断层所切断 其他地区在地震 带附近才有地表断裂 水压致裂法测定现代应力值 北方平均值 18.5MPa, 南方 29 MPa(2000m深) 东部水平应力值为垂直应力值的 1.1~2.2倍 地震活动与新构造 震源深度: 90%分布在10-25km深处 壳内浅源地震为主 中源地震(深100-280 km)分布在帕米尔,台湾东北和东南海域 (软流圈内) 深源地震(深500~590 km) 吉黑东缘 Q1 - Q4 2.5 Ma -夷平面变化 上升速度 西藏高原 1.6 mm/yr 祁连山 1.4 mm/yr 昆仑、喀拉昆仑 1.2 - 1.0 mm/yr 河西走廊 0.8 mm/yr 川西、云南 0.48-0.4 mm/yr 东北、太行山 0.2-0.1 mm/yr 、秦岭、广西、山东低山 0.06-0.04 mm/yr 与现代最大主压应力 几乎平行方向的早期断裂 呈张性,易发生应力释放 渗透率较高,岩石强度低 易诱发板内地震与火山 易出现地质灾害,喀斯特发育 易形成地热田,井下热害 易发生瓦斯爆炸,有利于煤成气 有利于油气的再运移 与注水工程 帕 米 尔 中 源 地 震 南北地震带与90o东海岭断裂 吉 黑 东 缘 深 震 华北地震发生频数 与释放能量均只占全国的2% 受太平洋板块作用 1966-1976年华北地震迁移方向 与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一致 破坏性地震 台 湾 NE SE 中 源 地 震 闽台铲状逆断层 释放能量占全国的16% Ms 6的地震占1/3 菲律宾海板块作用 菲 律 宾 海 板 块 作 用 东部 中、 深源 地震 分布 壳内地震以走滑断层为主 主干断裂与现代最大主压应力方向 大角度相交(几乎垂直), 次级断层活动 活动断层与活动断块划分 邓起东 华北地区强震重复周期(7级以上) 1038-1057年 金朝-南宋 1303-1307年 明朝 1668-1695年 清朝 1966-1976年 邢台-海城-唐山 四次重复, 周期为:300±30年 据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历史组, 1956 板内运动学 水平:4.7 ~ 0.3 cm/yr 应力场对于 资源、环境的影响 与最大主压应力方向 几乎平行的断裂具张剪性 为流体的高渗透率带 83%地热田(基岩裂隙水带) 的延长方向 与最大主压应力方向很接近 肖楠森教授的 经验与教训 杏河区含水分布图 长庆油田杏河区含水带与 现代最大主压应力方向 大港油田钻孔变形带 天津地热井分布 渤海湾油气田近东西向断陷带 与现代最大主压应力方向接近 Q2-Q4 Near N-S reverse fault with dextral strike-slip Mainly Closing ENE 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