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感染与消化系统疾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寄生虫感染与消化系统疾患

26 寄生虫感染与消化系统疾患 ??? 寄生虫病是我国常见的疾病,病种比较多,有时病情也比较复杂,临床上,寄生虫感染是导致消化系统疾病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且由于其有一定的地区性和流行性,必须注意尽早诊断,对症治疗。 26.1? 与消化系统疾病有关的寄生虫虫种 ??? 已知与消化系统疾患有关,包括能在消化系统寄生,或在完成其生活史过程中,需途经或暂居消化系统,甚或虽然并非主要寄生在消化系统,却因全身性症状引起消化系统反应(例如:恶性疟),从而引起消化系统疾患临床表现的虫种很多,大致可分列如下: 26.1.1? 原虫 ??? 包括恶性疟原虫、刚地弓形虫、蓝氏贾第鞭毛虫、迈氏唇鞭毛虫、肠内滴虫、人毛滴虫、克氏锥虫、痢疾阿米巴、脆弱双核阿米巴、波列基内阿米巴、贝氏等孢子球虫、肉孢子虫、人芽囊原虫、环孢子虫、隐孢子虫、微孢子虫及结肠小袋纤毛虫等。 26.1.2? 蠕虫 ??? 包括日本血吸虫、肝片形吸虫、巨片形吸虫、姜片虫、棘口吸虫、枝双腔吸虫、并殖吸虫、猫后睾吸虫、横川后殖吸虫、华支睾吸虫、异形吸虫、牛带绦虫、猪带绦虫、缩小膜壳绦虫、微小膜壳绦虫、犬复孔绦虫、西里伯瑞列绦虫、线中殖孔绦虫、司氏伯特绦虫、曼氏迭宫绦虫、阔节裂头绦虫、猪巨吻棘头虫、旋毛虫、毛细线虫、鞭虫、粪类圆线虫、颚口线虫、异尖线虫、鞭节舌虫、艾氏同杆线虫、东方毛圆线虫、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蛲虫、蛔虫、铁线虫等。 26.1.3? 昆虫 ??? 包括肠胃蝇、厩螫蝇、无厕蝇、夏厕蝇、瘤腔厕蝇、棕尾别麻蝇、褐须亚麻蝇、红尾粪麻蝇、肉食麻蝇、红头丽蝇、丝光绿蝇、鼓翅蝇、粉螨及蒲螨等。 26.2 ? 值得重视的引起消化系统疾病的寄生虫病的临床特点及其诊疗 ??? 寄生虫引起消化系统疾病所涉及的范围广,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及脾脏等多个脏器,虫种也多,故我们仅选择其中在临床上常见的或易被误诊的寄生虫病,列举其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以供参考。 26.2.1? 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简称贾第虫,寄生于小肠,以十二指肠多见,偶尔寄生于胆道或胆囊内。早在17世纪后期,Leeuwenhoch在观察自己的粪便时发现本虫,1958年,Lambl从一例腹泻儿童粪便中发现此虫。以往认为蓝氏贸第鞠毛虫是一种共栖性的肠道鞭毛虫或是致病力尚未确定的寄生虫。近10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病61和流行病学资料部已证明,蓝氏贾第鞭毛虫也是一种重要的致病寄生虫。可引起旅游者腹泻,甚至水源性爆发流行,从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蓝氏贾第鞭毛虫病的传染源粪便内含有包囊的带虫者或患者。传播途径主要是人饮用被包囊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 ???? [临床表现] ??? 视机体的反应性、感染程度及病变露位而异,可分为以下临床类型; ???? 1.肠炎型最常见。起病急,解恶臭样水便,有中上腹疼痛和明显腹胀。急性期症状很像急性阿米巴痢疾或细菌性痢疾或沙门菌属感染,应注意鉴别。慢性期表现为反复发作或持续存在排糊状大便,伴腹胀,严重者有吸收不良,病程往往可长达数年。 ??? 2.胆道感染型右上腹痛、肝肿大伴压痛、发热。 ??? 3.肝炎型肝肿大伴压痛、乏力、纳差、肝功能损害。 ??? 4.阑尾炎型表现为阑尾炎。 ??? 5.胃炎型反酸、嗳气、腹痛、腹胀。1992年,Doglioni等报道了他们首次发现贾第虫滋养体定位于胃粘膜,本病症状一般不典型,且较顽固相隐匿,常常不为临床所认识.在胃活检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生化和残胃标本作病理检查时,应仔细寻找蓝氏贾第虫的滋养体,否则易漏诊和延误治疗。 ??? [实验诊断] ??? 目前采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粪便查滋养体或包囊、十二指肠引流检查滋养体、小肠活体组织检查和免疫学诊断等方法。此外,DNA探针技术也开始用于本病的诊断。 ??? 粪便检查滋养体和包囊是且简单可靠的方法。但因为感染者粪便中的包囊具有出现一两天后消失几天,以后再出瑰若干天的规律,故宜隔天检查大便,连续三次以上。 ??? [流行与防治] ???? 本虫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分布也很广泛,夏秋为高发季节。儿童的流行率较成人为高,高峰在5—9岁年龄组,这一点应引起儿童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 搞好环境卫生、粪便管理,重视饮水卫生和个人卫生是防治本病的主要措施。病原治疗可选用甲硝磺酰咪唑,成人剂量2g,1次顿服;甲硝咪唑(灭滴灵),成人剂量 200—400mg/次,每日3次,5—7日为1疗程;丙硫咪唑治疗也有很好疗效:成人250mg,每日2次,儿童50mg—lOOmg,每日2次,均连服3天为1疗程。 26.2.2? 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 ??? 又称痢疾阿米巴,可寄生于人的肠道,主要在结肠的回盲部,引起阿米巴痢疾或肠炎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