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收购科龙.ppt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信收购科龙

海信并购科龙 第三组 背景资料 海信集团:海信集团在国内外拥有20多个公司,净资产达48亿元。已经形成了年产1000万台彩电、300万套空调、400万部CDMA手机、160万台冰箱、100万台计算机及防火墙、服务器等数码设备的强大产能。2004年销售收入273亿元,在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名列前茅。 海信空调:海信空调成立于1995年,注册资金6.7亿元,是海信集团旗下控股合资子公司,海信集团间接控股97%,专业从事空调相关业务。 海信是中国最大的变频空调制造商和销售商,2004年,海信空调在变频空调市场上拥有60%的市场占有率。 科龙:作为白色家电业的龙头企业,科龙电器2004年销售额84亿元,旗下拥有科龙、容声、康拜恩、华宝等冰箱、空调品牌。 科龙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制冷家电企业集团之一,冰箱年产量800万台,空调年产400万台,在国内冰箱业稳居一线品牌,空调方面也仅次于格力、美的、海尔三大品牌。 科龙事件回放 2001年10月31日,顾雏军以4.46亿元的交易价格,收购了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6.43%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格林柯尔系从此开始形成。 2004年8月9日,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发表一篇题为《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的演讲,引发“郎顾之争”。 2005年4月29日,科龙电器年报报出6000万元巨亏。10天后,公司公告称,公司因涉嫌违反证券法规已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2005年8月2日,科龙正式发布公告,证实传闻:顾雏军等5名公司高管已被公安部门立案侦查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005年8月,据新浪财经等媒体报道,顺德科龙电器生产区已经基本停产,上海等地区市场上科龙空调和冰箱出现断货。 同时,媒体披露多达十余家企业有意接手科龙。 2005年9月9日,业界传出尚在监狱中的顾雏军与海信方面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海信以9亿人民币获得科龙电器26.43%股权,入主科龙。 2005年9月15日,科龙公告证实海信9亿接手。 海信收购科龙的动因: 1、经营协同效应。海信和科龙双方产业的互补性是海信下决心攫取科龙的最重要原因。彩电方面,海信屈居创维之下;在白色家电冰箱和空调方面,海信在市场上并没有什么发言权,但这恰好是科龙的强项。 2、多元化动机。海信重组科龙之后,以黑色家电起家的海信,将一跃进入中国白色家电的第一阵容,从黑电巨头摇身变为“黑白双煞”。而剥离手机业务,成立单独的海信通讯营销公司,使海信能从通信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3、企业扩张动机。海信在南方市场一直差强人意,而科龙所在的珠三角市场,由于盘踞着众多的本地大品牌,也一直是北方家电巨头折戟沉沙的地方。这次借着科龙品牌,海信将轻易拿下华南市场。 为什么是海信入主科龙? 首先,重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广东省政府、佛山市政府和顺德区政府组成)不希望再引入一个资本玩家(顾雏军没有怎么做过实业,更不熟悉家电业,而格林柯尔也更多地依托在资本运营的层面,这样的企业能踏下心来做实业吗?即使做会长久吗?); 其次,顺德当地有多家家电企业,也想趁机将科龙收入囊中,但因为和当地政府之间关系复杂等种种因素被排除在外 ; 再次,家电企业中能拿出“七八个亿启动资金”的并无太多人选。海信的最高报价和具有诚意的方案最终打动了重组领导小组,对股份仍然拥有所有权的顾雏军也属意海信,海信最终胜出。 青岛市国资委的相关运作。青岛市国资委同意海信集团以其控股子公司海信空调为收购主体,并对海信空调增资扩股下达批复,并成立了一个考察组,专门就此事赴广东佛山进行考察。考察组的主要工作是拜会广东省、佛山市的相关政府部门。 海信并购科龙预期并购效应: 经营协同效应。并购双方存在优势互补时,也会产生经营协同效应。彩电方面,海信屈居创维之下,但在白色家电——冰箱和空调方面,海信在市场上并没有什么发言权,但这恰好是科龙的强项。 战略调整理论。海信重组科龙之后,以黑色家电起家的海信,将一跃进入中国白色家电的第一阵容,从黑电巨头摇身变为“黑白双煞”。同时能够借助科龙品牌,拿下华南市场。 价值低估理论。科龙尽力追回顾雏军占款,迫于这种压力,顾雏军希望尽快将科龙进行出售,科龙企业价值可能出现低估。 但是,收购容易整合难。从海信后面的发展来看,海信并未取得预期的效益。 2006年11月,海信集团核心高管杨云铎与王士磊空降科龙,分别担任科龙总裁与副总裁,两人进入科龙董事会。但一切刚刚开始,一切就已经结束。2008年2月杨云铎辞职,10个月后,王士磊从科龙出走。其实,不光是海信空降科龙的高管纷纷走人,科龙原高管走得更加频繁,2008年8月,随着原科龙董事会秘书钟亮辞职,科龙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