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技术概述116电磁干扰骚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磁兼容技术概述116电磁干扰骚扰

1.2 电磁兼容技术的发展及电磁认证 1.2.1 电磁兼容技术的发展   1. 电磁兼容技术发展简史   由于电磁兼容是通过控制电磁干扰来实现的, 因此电磁兼容学是在认识电磁干扰、 研究电磁干扰、 对抗电磁干扰和管理电磁干扰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电磁干扰是人们早就发现的电磁现象, 它几乎跟电磁效应的现象同时被发现。 早在19世纪初, 随着电磁学的萌芽和发展, 1823年安培提出了电流产生磁力的基本定律, 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总结出电磁感应定律, 揭示了变化的磁场在导线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规律。 1840年美国人亨利成功地获得了高频电磁振荡。 1864年麦克斯韦综合了电磁感应定律和安培全电流定律, 总结出麦克斯韦方程, 提出了位移电流的理论, 全面地论述了电和磁的相互作用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为认识和研究电磁干扰现象奠定了理论基础。   1881年英国科学家希维赛德发表了“论干扰”的文章, 标志着研究干扰问题的开端。 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首创了天线, 第一次把电磁波辐射到自由空间, 同时又成功地接收到电磁波, 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从此开始了对电磁干扰问题的实验研究。 1889年英国邮电部门研究了通信中的干扰问题, 使干扰问题的研究开始走向工程化和产业化。    显而易见, 干扰与抗干扰问题贯穿于无线电技术发展的始终。 电磁干扰问题虽然由来已久, 但电磁兼容这一新的学科却是到近代才形成的。 在干扰问题的长期研究中, 人们从理论上认识了电磁干扰产生的原因, 明确了干扰的性质及其数学物理模型, 逐渐完善了干扰传输及耦合的计算方法, 提出了抑制干扰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建立了电磁兼容的各种组织及电磁兼容系列标准和规范, 解决了电磁兼容分析、 预测设计及测量等方面一系列理论问题和技术问题, 逐渐形成一门新的分支学科——电磁兼容学。    20世纪以来, 由于电气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随着通信、 广播等无线电事业的发展, 人们逐渐认识到需要对各种电磁干扰进行控制, 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格外重视控制干扰, 他们成立了国家级以及国际间的组织, 并发布了一些标准和规范性文件。 如德国的电气工程师协会、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CISPR)等, 开始对电磁干扰问题进行世界性有组织的研究。 为了解决干扰问题, 保证设备可靠性, 20世纪40年代初提出电磁兼容性的概念。 1944年, 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电磁兼容性规范VDE-0878。 1945年, 美国颁布了美国最早的军用规范JAN-I-225。    20世纪60年代以后, 电气与电子工程技术迅速发展, 其中包括数字计算机、 信息技术、 测试设备、 电信、 半导体技术的发展。 在所有这些技术领域内, 电磁噪声和克服电磁干扰产生的问题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促进了在世界范围内电磁兼容技术的研究。    20世纪70年代, 电磁兼容技术逐渐成为非常活跃的学科领域之一。 较大规模的国际性电磁兼容学术会议, 每年召开一次。 美国最有影响的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的权威杂志, 专门设有EMC分册。 美国学者B·E·凯瑟撰写了系统性的论著《电磁兼容原理》。 美国国防部编辑出版了各种电磁兼容性手册, 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 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通信、 自动化、 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 电磁兼容学已成为十分活跃的学科, 许多国家(美国、 德国、 日本、 法国等)在电磁兼容标准与规范, 分析预测、 设计、 测量及管理等方面均达到了很高水平, 有高精度的EMI及电磁敏感度(EMS)自动测量系统, 可进行各种系统间的EMC试验, 研制出系统内及系统间的各种EMC计算机分析程序, 有的程序已经商品化, 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EMC设计体系。 在电磁干扰的抑制技术方面, 已研制出许多新材料、 新工艺及规范的设计方法。 —些国家还建立了对军品和民品的EMC检验及管理机构, 不符合EMC质量要求的产品不准投入市场。    电磁兼容技术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并行工程系统的实施项目组成部分。 产品电磁兼容性达标认证已由一个国家范围发展到一个地区或一个贸易联盟采取的统一行动。 从1996年1月1日开始, 欧洲共同体12个国家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北欧6国共同宣布实行电磁兼容性许可证制度, 使电磁兼容性认证与电工电子产品安全性认证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EMC技术涉及的频率范围宽达400 GHz,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对电磁兼容和标准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其研究范围也日益扩大。 现在电磁兼容已不只限于电子和电气设备本身, 还涉及从芯片直到各种舰船、 航天飞机、 洲际导弹, 甚至整个地球的电磁污染、 电磁信息安全、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