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代: 一、文景时期的刑罚改革: 汉文帝 尽除“收孥相坐律令”(株连家属
汉代:
一、文景时期的刑罚改革:
汉文帝
尽除“收孥相坐律令”(株连家属)——武帝时恢复了。
除盗铸钱令 除田之租税
十三年,除肉刑
除戍卒令,解放了劳力,任用职业军人或罪犯。
《酹金律》严格规定诸侯王向中央贡赋的标准,不符合数量,质量标准者,予以严惩。
汉景帝
笞刑代替肉刑——减轻刑罚
废磔刑,改弃市
二、亲亲得相首匿:(武帝—昭帝—宣帝)
①孔子主张:“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即直系亲属三代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了谋反、大逆外,均可以互相隐匿犯罪行为,且减免刑罚
②汉宣帝地节四年诏(内容):卑幼首匿尊亲长,不负刑事责任;尊亲长首匿卑幼,除死罪上请免外,其他也不负刑事责任。
③儒家思想的影响:被尊崇后便成了定罪量刑的一项原则。
三、《左官律》(汉武帝)
《左官律》官吏违犯规定私自到诸侯国任职,构成左官罪,依《左官律》追究刑事责任。
四、春秋决狱(儒家思想影响董仲舒首创)
①定义:法无明文规定,以儒家经典为定罪量刑的标准。
②特点:断狱时注重当事人的主观动机,“本其事,原其志”区分:主犯,从犯,已遂、未遂
③原则:依据案件事实,追究行为人动机,动机邪恶者犯罪未遂也不免刑责,首恶从重惩治,主观无恶念者从轻。
④负面影响:“罪行擅断”,为司法官枉法徇私提供便利。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一、曹魏立法
曹操以汉臣身份之制定了“新科”和“甲子科”(科是带有变通性质的法律形式)
魏明帝时期颁布了《新律》十八篇
此外还颁布了《州郡令》《尚书官令》《军中令》(含《新律》共180篇)
魏国时期立法的进步性:
①由于之前的繁冗变得文约
②《九章律》改《具律》为刑名,放在首篇。
③律中出现了维护特权阶级的八议条款
④刑名出现变化——死、髡、完、作、赎、罚金和杂抵罪
二、《晋律》
《晋律》颁行及张杜注律
西晋泰始三年,晋武帝诏颁《晋律》,又称《泰始律》。在《晋律》颁布的同时,律学家张斐、杜预为之作注,总结了历代刑法理论与刑事立法经验,经晋武帝批准颁行,与《晋律》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晋律》严格区分律令的界限。体例比较严谨,规范上严正周备,分魏律《刑名》为《刑名》和《法例》两篇。礼法进一步融合,有依服制定罪的说法。
三、《北魏律》
《北魏律》是北朝律系统的首部法典,共二十篇。指导思想是“纳礼入律”,集当时律典之大成,为隋唐律典的渊源。
四、北齐《北齐律》
北齐代东魏后,便着手制定律令,制成《齐律》,史称《北齐律》。与律同时修定颁行的还有令、格等。
《北齐律》共十二篇。集北朝立法经验之大成,确立了“重罪十条”,还确立了死、流、徒、杖、鞭五刑,为隋唐笞、杖、徒、流、死的五刑体系奠定了基础。《北齐律》以“法令明审,科条简要”著称,是一部上承汉魏律之精神,下开隋唐律之先河的重要法典。
五、八议。
八议是封建社会官员贵族享受的一种特权法,是“刑不上大夫”的具体体现。
“八议”最早源于西周的八辟,在曹魏的《新律》中首次入律。
其具体内容是:议亲,即皇帝的亲戚;议故,即皇帝的故旧;议贤,即德行出众的人;议能,即有大才干的人;议功,即对国家有大功劳的人;议贵,即三品以上的官员和有一品爵位的人;议勤,即特别勤于政务的人;议宾,即前朝国君的后裔被尊为国宾的。即他们犯罪后在审判上给予了特殊的照顾。
六、官当
官当起源于魏《新律》中的“杂抵罪”,即用夺爵位、除名籍和免官来抵罪。在南朝的陈出现了正式的“官当”名称,所以一般认为这种制度是陈所确立的。官当直接为官员的特权提供了法律依据。一般五品以上的官员犯罪后可以当徒二年,九品以上可以当徒一年。
如果现有的官品不够当罪,还可以用历任的官品来当。如果以现任的官品当罪有剩余,就不再罢官了,交铜进行赎罪即可。如果所有的官品都加上,还不够当罪,就罢官,剩余的也交铜赎罪,不必执行刑罚。
七、重罪十条
重罪十条始于北齐律,它是将危及封建国家根本利益的十条最严重的罪名,集中置于律首,以强调这十种犯罪是打击的主要对象。北齐律所规定的重罪十条:“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义,十曰内乱。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隋唐直至明清封建法典所规定的十恶,就是在此基础上稍加损益而成的。
八、存留养亲:
北魏定犯罪留养祖父母、父母之条。
九、律学发展。
法律解释规范化。
张斐对一些名词做出了解释:
E.G:“故”:知而犯之,谓之故。
“失”意以为然谓之失。对应现代的“过分自信”
“过失”不意误犯谓之过失。对应现在的疏忽大意。
“持质”:劫召其财谓持质。
斗:两讼相趣谓之斗。
戏:开玩笑。
隋唐
一、《开皇律》
《开皇律》共计十二篇、五百条,其篇目是: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捕亡、断狱。
特点:①条目简明:500条(刑罚比较宽缓:删去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百五十四条,徒杖罪一千余条
文档评论(0)